新史学 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中国国家图书馆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台湾故宮博物院 甘肃省图书馆 北京大学-字节跳动数字人文开放实验室 青海报纸全文库 中华寻根网 日本国立公文书馆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 HathiTrust数字图书馆 韩国历史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妇女杂志 台北中央图书馆 北京大学 长治图书馆 日本汉籍资料库 上海图书馆 光明日报社 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 浙江大学 香港公共图书馆 法国国家图书馆 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 首都图书馆 日本东京大学 天津图书馆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图书馆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 德国巴伐利亚国立图书馆 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 新南威尔士大学 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 莱斯大学方德伦图书馆 苏州图书馆 安徽省图书馆 美国国会图书馆 清华大学 华侨华人历史文献档案馆 早稲田大学图书馆 苏州大学 牛津大学图书馆 辅仁大学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郑州图书馆 日本京都大学 江苏地方资源共享平台 妇女新知基金会运动史料 中国佛教寺庙志数位典藏 EastView 日本琉球大学附属图书馆 唐河县图书馆 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图书馆 哥伦比亚大学 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 南昌大学 香港浸会大学图书馆 加州伯克利大学 长崎大学图书馆 华中师范大学 日本宫内厅书陵部 河南大学 南京出版社 市立米泽图书馆 奈良女子大学 山东大学 大英图书馆 韩国国立图书馆 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 西南政法大学 洛阳市图书馆 哈佛燕京图书馆 德国国家图书馆 西安交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南京图书馆 泸州市图书馆 横浜市立大学 中山大学图书馆 北京师范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东京国立博物馆 柏林国家图书馆 日本大阪大学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井冈山大学 四川大学 日本学习院大学 武汉大学 宁波大学 吉林大学 保留 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 康奈尔大学 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 兰州大学 香港城市大学邵逸夫图书馆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图书馆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东京海洋大学 北京大学图书馆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 日本地理空间信息管理局 复旦大学 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茨城县立图书馆 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 广西教育出版社

123、 21卷1期 評Sui-wai Cheung, The Price of Rice: Market Integration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a Center for East Asian Studies, Western Washington University, 2008. 220 pp. 2010

評Sui-wai Cheung, The Price of Rice: Market Integration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a Center for East Asian Studies, Western Washington University, 2008 220 pp   ...

新史学

更多: 全国报刊索引 Worldcat 上海图书馆 国图 维普网

124、 23卷1期 反思中國美術史學的建立 ―― 「美術」、「藝術」用法的流動與「建築」、「雕塑」研究的興起 2012

本文藉由三組案例來考察過去學界如何使用「美術」與「 藝術」這兩個詞語 檢視「建築」、「雕塑」研究的興起與地位的變遷 反思中國美術史學作為一門現代人文科學的發展過程 比較 1940 與 1980 年代 雖然學者都以「美術」、「藝術」來規範研究對象 但是在實際運作之中強調或弱化了部分組成 經由故宮體制的洗禮 1980 年代中國美術史研究的取材逐漸限定在以繪畫、書法、器物為主 雕塑為輔的範圍 在這兩個時期 學者分別重新選擇並界定何 為美術史研究的主要對象 ...

新史学

更多: Worldcat 籍合网 国图 万方学术-重庆图书馆 万方数据 中国县志大全 维普网 新华文摘 全国报刊索引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上海图书馆 国图▪文津

126、 28卷4期 餐桌上的戰爭──日治末期臺灣的食物配給、黑市與殖民地社會 2017

本文主要藉由日治末期臺灣總督府所實施的食物配給統制、本地民眾為了對抗配給而興起的黑市交易活動 以及疏開時日、臺人間的互助與食物分享 來觀察、分析戰爭期間殖民地社會的變化 說明臺灣人在戰爭中的處境及其對抗戰時總動員體制的能動性 目前大多數關於戰爭時期殖民地史的研究 皆將臺灣人置於總動員體制下的被動員者和皇民化運動中的被改造者角色進行討論 但從本文的分析可發現 作為食物或食料品生產者的臺灣人 在物資匱乏的戰爭時期 得以藉由無所不在的黑市活動 反抗殖民政府的差別化食物配給政策 進而...

新史学

更多: 京东 上海图书馆 中国县志大全 知网万方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文津 全国报刊索引 万方学术-重庆图书馆 籍合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 Worldcat 统计年鉴分享平台 新华文摘

128、 23卷1期 麥可‧歐克秀論歷史的時間性與歷史事件的建構 2012

英國當代政治思想家麥可‧歐克秀以哲學思辨闡釋歷史作為一種經驗的模式所依持的基本設定 並且區分這個模式跟其他的 諸如科學、藝術、實踐的經驗模式彼此的不同 本文旨在說明歐克秀的歷史的哲學思辨上 聚焦於「歷史的時間性」與「歷史事件的建構」這兩項課題 並論證如下的主題:歐克秀的歷史的哲學思辨釐清了歷史是謂科學抑或藝術的爭議 在思考歷史的過去與現實的實踐關係上 歐克秀承認歷史的過去作為一種傳統 乃成為我們實踐生活的資源;但他極力辨明歷史的過去與實踐之過去的區分 歷史的研究必須持有這種區...

新史学

更多: 国图 京东 全国报刊索引 万方学术-重庆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新华文摘 维普网 籍合网

129、 21卷4期 不安的邂逅── 宋人於旅宿場所的互動與其空間印象 2010

本文試圖了解宋人對於旅行住宿場所的空間印象 首先 透過 夷堅志 整理出宋人對外宿場所的數種選項 再進入宋人的旅宿敘事 藉此解讀其中蘊涵的空間意義和大眾心態 最後析論菁英群體對旅宿場所的規劃 以及相關規範的論述 經由不同性質史料的交叉建構 可以看見宋代人與旅宿空間的互動 宋人的旅宿敘事多著重於人與人的邂逅 且隱含著不信任與不安的氣氛 宋人對於「旅行住宿」的空間作如此詮釋 顯示宋人旅行的機會變多了 卻尚無法掌握前方的行程 亦往往無從知悉邂逅者的來歷 而人與人接觸機會的增加 也使得...

新史学

更多: 上海图书馆 统计年鉴分享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籍合网 万方数据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京东 全国报刊索引 中国县志大全 新华文摘

130、 29卷1期 十八世紀法國沙龍女性作家社交網絡和出版史研究──隆貝爾夫人、貴族與文人 2018

法國舊制度時期 巴黎貴族婦女在家宅舉辦私人沙龍聚會是上流社交圈日常的交際應酬 部分沙龍女主人的作品甚至成了文學研究關注的重要對象 本文以隆貝爾侯爵夫人為例 首先檢視學界認為十八世紀後沙龍婦女逐漸淡出文學出版界的主流觀點 再從宮廷政治、貴族團體、以及藉由學術院院士職銜提升社會地位和聲望的文人哲士三方面 分析隆貝爾夫人的社交處境及其作品的出版脈絡 最後 本文分析隆貝爾夫人刻意掩蓋因歧視而撤回書稿之事實 闡釋她在沙龍談話、寫作和出版的知性實踐上 面對性別和出身歧視的因應之道 ...

新史学

更多: 维普网 全国报刊索引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 新华文摘 国图▪文津 京东 籍合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131、 23卷1期 從儒釋耶三教會遇的背景閱讀謝文洊 2012

本文主要討論謝文洊 (1616-1682) 的生平、講學活動 及其思想所透露出儒耶交融的特色 謝文洊早年學佛 後轉而學陽明學 最後回歸程朱學 且終生以程朱學者自任 並嚴厲批評佛學與陽明學 他曾在程山講學 是江西南豐重要的講學領袖 他也曾與友人辯論西學 對於天主教教義有相當認識 本文將首先說明謝文洊的學思歷程 及其在江西程山講學的活動與師友 接著 將分析謝文洊思想中類似天主教思想 又反映明清之際理學思想脈絡的部分 如其對個體不朽的看法、生死觀、自我觀與工夫論、死後聖賢永恆團契的...

新史学

更多: 国图 统计年鉴分享平台 京东 新华文摘 万方学术-重庆图书馆 国图▪文津 万方数据

132、 23卷4期 帝王還魂 ──明代建文帝流亡敘事的衍異 2012

本文從歷史記憶與敘事的角度 重新檢視兩部長期被視為「偽史」的晚明文本 致身錄 及 從亡隨筆 立論在真偽的層次之外 此二書衍生出的種種周邊現象(包括其內容、形成、在晚明士人階層中的流行、與當時「靖難」言說語境及士人心態之間的關係等等) 其實牽涉未能明言的歷史在私人著述中隱遁、浮現、改造、再生的過程 也牽涉後人對前代歷史事件的收編、重構與再詮釋 這兩部就史實考證的目的而言價值甚低的文本 對於我們探究歷史記憶與文學敘事之間的互動 卻不失為一有效個案 本文首先分析萬曆朝所上追諡建文及...

新史学

更多: 上海图书馆 新华文摘 Worldcat 籍合网 中国县志大全 孔夫子旧书网 维普网

134、 27卷4期 〈歐陽氏譜圖〉的流變與地方宗族的實體化 2016

自宋至今 歐陽修編定之的譜圖 被修譜者當作一種典範 歐陽修之圖譜雖然矗立在江西吉安故里其父母的合葬墓前 但是 他並沒有在江西創建宗族 本文的幾個例子顯示 不一定與歐陽修有實際血緣關係的地方上的宗族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 因為種種理由 使自身與歐陽修建立起宗族關係 而歐陽修所訂之譜圖 作為聯宗的憑藉有其歷史過程 這其中便牽涉到從宋到明清宗族定義的變化 宋元時期 祭祀的核心是墓祭 至明中期以後 隨著祠祭的興起 祠與產緊密相連 系譜所關涉的血緣的語言越來越成為地域社會權力關係的依據和表...

新史学

更多: 全国报刊索引 国图 上海图书馆 维普网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国图▪文津 万方学术-重庆图书馆 京东 Worldcat

135、 24卷1期 「便商」抑或「害商」 ── 從仲介貿易糾紛看乾隆至道光時期 重慶的「官牙制」 2013

對於清代牙人、牙行的研究是一個尚待深入開掘的領域 本文主要根據乾隆至道光時期 巴縣檔案 中最常見的三類牙業糾紛 考察了清代中期重慶的 「 官牙制 」 旨在回答一個核心問題:「官牙制」的意義究竟是「便商」還是「害商」 得出的結論是:至少在清代中期的重慶 「官牙制」的主旨並非「便商」 而是充當地方官府徵調民間財貨的管道 無論在其制度設計的層面 還是在現實運作的層面 都縱容和鼓勵了有礙良性市場秩序的行為模式 雖然為了適應市場的變化和應對日益激烈的競爭 官立牙行必須或多或少地做出「便...

新史学

更多: 万方学术-重庆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籍合网 维普网 知网万方

136、 28卷2期 亨利八世的佈道管控與輿論偵防 2017

本文與「英格蘭宗教改革」及「都鐸早期的政治轉型」兩個研究傳統對話 作者剖析亨利八世政府自1534年起對「佈道活動」及「民間輿論」的管控偵防 呈現英格蘭民間的異議言論與中央政府的布達及檢查機制 本文提出以下結論:一、在官方宣傳的一言堂外 民間社會透過人際網絡 傳播著自己的判斷與輿論;二、「言論案」的審訊記錄顯示 英格蘭社會因國王的「離婚案」產生裂痕;三、亨利政府對言論的掌握細密;四、亨利八世超越以往的社會掌控能力得助於「教會系統」的收編 綜言之 「至高權」的取得讓國王得以「以政...

新史学

更多: 上海图书馆 万方学术-重庆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 新华文摘 京东 维普网 Worldcat 国图▪文津 万方数据 统计年鉴分享平台 籍合网 中国县志大全 知网万方 孔夫子旧书网 全国报刊索引

139、 24卷3期 近二十多年西周青銅禮器與金文研究之課題與檢討 2013

本文回顧近二十多年來關於西周青銅禮器與金文的研究 英國學者羅森於1988年提出西周「禮制革命」一說 近年逐漸受到美國學界的重視 不少研究者也從儀式使用的角度重新檢視傳世與出土材料 強調西周中晚期青銅禮器與金文展演性、公開性的新發展 至於中國學界 1996-2000年「夏商周斷代工程」使得金文曆譜與斷代研究成為顯學 然而曆譜研究的方法與基礎 乃至金文性質 都還有不少待釐清之處 2000年以後 隨著西周大型墓葬與墓地的發掘與公布 出現新的研究角度與課題 如金文與社會網絡、性別課題...

新史学

更多: 京东 万方学术-重庆图书馆 统计年鉴分享平台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维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