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华人历史文献档案馆 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中国国家图书馆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台湾故宮博物院 甘肃省图书馆 北京大学-字节跳动数字人文开放实验室 青海报纸全文库 中华寻根网 日本国立公文书馆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 HathiTrust数字图书馆 韩国历史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妇女杂志 台北中央图书馆 北京大学 长治图书馆 日本汉籍资料库 上海图书馆 光明日报社 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 浙江大学 香港公共图书馆 法国国家图书馆 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 首都图书馆 日本东京大学 天津图书馆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图书馆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 德国巴伐利亚国立图书馆 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 新南威尔士大学 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 莱斯大学方德伦图书馆 苏州图书馆 安徽省图书馆 美国国会图书馆 新史学 清华大学 早稲田大学图书馆 苏州大学 牛津大学图书馆 辅仁大学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郑州图书馆 日本京都大学 江苏地方资源共享平台 妇女新知基金会运动史料 中国佛教寺庙志数位典藏 EastView 日本琉球大学附属图书馆 唐河县图书馆 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图书馆 哥伦比亚大学 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 南昌大学 香港浸会大学图书馆 加州伯克利大学 长崎大学图书馆 华中师范大学 日本宫内厅书陵部 河南大学 南京出版社 市立米泽图书馆 奈良女子大学 山东大学 大英图书馆 韩国国立图书馆 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 西南政法大学 洛阳市图书馆 哈佛燕京图书馆 德国国家图书馆 西安交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南京图书馆 泸州市图书馆 横浜市立大学 中山大学图书馆 北京师范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东京国立博物馆 柏林国家图书馆 日本大阪大学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井冈山大学 四川大学 日本学习院大学 武汉大学 宁波大学 吉林大学 保留 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 康奈尔大学 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 兰州大学 香港城市大学邵逸夫图书馆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图书馆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东京海洋大学 北京大学图书馆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 日本地理空间信息管理局 复旦大学 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茨城县立图书馆 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 广西教育出版社

41、 华侨华人历史文献档案第一章 华侨文献 · 1937年华侨探亲后回三藩市证明书

            “旧金山”、华人称为“三藩市”19世纪美国华裔土生人数少 不足一成 并被视为次等华人 至1930年代中 土生华人已占半数 他们作为美籍公民 受美式教育 操英语 受美国意识形态影响较深 这样 在华侨华人社会里 出现深受美国生活方式和社会观念影响的社会成分 他们对中国传统思想日渐生疏 这个群体日益扩大着对华人社会的影响 推动着华侨华人融入主流社会 不过 二战前认同美国的土生华人 尽管他们几乎西化 但仍强烈地遭受到美国对少数族裔的不公正待遇 因此他们存在着...

华侨华人历史文献档案馆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籍合网 统计年鉴分享平台 新华文摘 国图▪文津 Worldcat 万方数据 维普网

42、 华侨华人历史文献档案第一章 华侨文献 · 一九七一年古巴华侨逃难去美国的登记证

             一九七一年古巴华侨逃难去美国的登记证: 1959年卡斯特罗领导的革命胜利后 由于断绝了与美国的关系 便倒向了苏联的怀抱 苏联那时最多时一年为古巴提供约40亿美元的援助 若按古巴人口平摊 每人平均差不多有400美元 苏联解体后 古巴才真正断了奶 但这并不意味着古巴经济发展成熟了 经济的落后和政治的高压造成古巴人几十年来从未停止的外逃 古巴离美国又那么近 在首都哈瓦那东边的海峡 最窄的地方离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只有140公里宽 在古巴和美国两边的海岸线上 ...

华侨华人历史文献档案馆

更多: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 万方数据 统计年鉴分享平台 上海图书馆 京东 维普网 万方学术-重庆图书馆 籍合网

43、 华侨华人历史文献档案第一章 华侨文献 · 中华民国侨民登记证

            中华民国华侨登记证:  中國國籍法的首次釐定 是在清末 當時之所以制定國籍法 乃是由於荷屬東印度預備制定新法律 讓當地華人入荷蘭殖民地籍 荷屬華人聞訊後 即呈請清廷速定國籍法 以資抵制 民國以後 北京政府時期曾兩度修改國籍法 一九二七年國民政府成立於南京 一九二九年再修正公布國籍法 這份國籍法始終有效 迄於今日 仍為中華民國政府所採用 未加修訂 其影響之深遠 已不言而喻 因此 一九二九年的修法頗值得注意 清末以來 歷次國籍法的修訂 都與海外華僑密切相...

华侨华人历史文献档案馆

更多: 万方学术-重庆图书馆 知网万方 Worldcat 维普网 全国报刊索引 统计年鉴分享平台 万方数据 国图▪文津 中国县志大全 籍合网 新华文摘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

44、 华侨华人历史文献档案第五章 华侨抗战 · 1939年台山县政府发给华侨的持枪执照

            1939年台山县政府发给华侨的持枪执照:  民国初年 广东民间有大量武器 这是晚清以来社会动乱、政府控制力减弱的结果 民国以来历届广东政府都力图对民间武器加以管制 但收效甚微 商团事变发生后 政 府颁布一系列加强管理的法规 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民间武器泛滥的情况 民间武器的 大量存在使广东的盗匪问题更加严重 使地方社会进一步武力化 这个问题为我们认识 民国初年广东以至中国社会提供了一个特别的视角 在近代中国 各地民间都有大量武器 在民国初年的广东 由于...

华侨华人历史文献档案馆

更多: 统计年鉴分享平台 京东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上海图书馆 维普网 中国县志大全 万方学术-重庆图书馆 万方数据

45、 华侨华人历史文献档案第五章 华侨抗战 · 1938年巴东新华学校筹款游艺会照片

            1938年巴东新华学校筹款游艺会照片:  在日本侵略中国 中华民族危亡的严峻时刻 身在海外的客家华侨从日军侵华一开始便表现出高度的爱国热情 1928年 日本以护侨为名派兵占领济南 杀害外交特派员蔡公时及许多民众 消息传到海外 生活在南洋各国的客属华侨便与其他华侨一起开展声讨日本侵略者的运动 还积极组织起来 捐款救济难民和发起抵制日货活动 在新加坡的客属华侨还参加“山东惨祸筹赈会” 为难民进行募捐 两三月间即得国币120余万 直接汇交国民政府财政部 至...

华侨华人历史文献档案馆

更多: 籍合网 万方学术-重庆图书馆 知网万方 Worldcat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统计年鉴分享平台 国图▪文津 新华文摘 上海图书馆 京东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46、 华侨华人历史文献档案第五章 华侨抗战 · 新会县非常时期抗战费收据

            新会县非常时期抗战费收据:  经济基础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上层建筑的保障 有文明的社会都会有一定的经济方式来维持文明的特色 而特殊的社会状态、非常的历史时期也会有不同寻常的经济建设方法 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遭受经济破坏最严重的一场战争 也是人口和经济损失最为惨重的一个时期 而在这样艰苦的历史时期 中华儿女又是怎么样去经济开发的呢 那让 抗战 来告诉你 在举步维艰的劫难时刻 遭到严重破坏的经济是如何一步步得到复苏的 在抗战的经济世界里 由于敌军的严重物...

华侨华人历史文献档案馆

更多: 新华文摘 Worldcat 京东 维普网 统计年鉴分享平台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上海图书馆 全国报刊索引

47、 华侨华人历史文献档案第五章 华侨抗战 · 1940年墨西哥尾利打埠抗日救国会收条

            1940年墨西哥尾利打埠抗日救国会收条:  华侨对祖国的贡献 从维新运动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了 他们远离祖国 虽然历尽艰辛 但仍然与祖国人民一起 时刻关心着祖国兴衰存亡的大事 广大华侨在爱国思想的支配下 在国家危难时期 不分贫富、不分先后地采取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还有许多华侨依然回国效力 广大华侨爱国热情较为突出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 特别是每当日本军国主义大举侵略我国 面临祖国民族存亡之际 每当国内人民进行抗击日军侵略的斗争时 海...

华侨华人历史文献档案馆

更多: 新华文摘 统计年鉴分享平台 籍合网 万方学术-重庆图书馆 Worldcat 国图▪文津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上海图书馆 京东 知网万方 国图 维普网 孔夫子旧书网 全国报刊索引 中国县志大全 万方数据

48、 华侨华人历史文献档案第五章 华侨抗战 · 1939年加拿大华侨抗曰救国会公债临时收据

            1939年加拿大华侨抗曰救国会公债临时收据 :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 国难日益加重 到1935年底 所谓的华北分离运动 酿成了新的民族危机 这时 “一二·九”运动爆发了 掀起了民族求亡运动的狂飚巨浪 陶行知投身于抗日救亡的新高潮中 成为国难教育的旗手、救世主国运动的领袖 “一二·九”运动后的第三天 陶行知和马相伯、沈钧儒、李公朴、周建人等在上海发起救国运动 发表 上海文化界救国运动宣言 宣言由德高望重的97岁老人马相伯领衔 281位知名人士签名...

华侨华人历史文献档案馆

更多: 万方数据 中国县志大全 上海图书馆 万方学术-重庆图书馆 知网万方 籍合网 统计年鉴分享平台

49、 华侨华人历史文献档案第五章 华侨抗战 · 1938年先达华侨国术筹赈抗日演出节目表

            1938年先达华侨国术筹赈抗日演出节目表 : 相对于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华语戏剧创作 印尼华语戏剧的发展明显不足 受到较多的政治种族因素的干扰 然而 戏剧演出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受到华人各阶层的广泛欢迎 长期以来成为印尼华人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抗战期间及战后初期 为了适应形势的需要 印华作家锲而不舍 表现出惊人的毅力和韧性 创作出一些可圈可点的好剧本 演剧运动更是蓬勃发展 一度蔚为大观 成为印华戏剧的振兴与繁荣时期   ...

华侨华人历史文献档案馆

更多: Worldcat 中国县志大全 孔夫子旧书网 统计年鉴分享平台 全国报刊索引 上海图书馆 京东 知网万方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新华文摘 籍合网 国图

50、 华侨华人历史文献档案第五章 华侨抗战 · 十九路军抗日军事会议图

            十九路军抗曰军事会议图 <<蒋光鼐 蔡廷锴 戴戟>>        一、淞沪抗战的爆发 ---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 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 助长了日本帝国主义得寸进尺、吞 整个中国的野心 日寇侵占东北三省得手以后 从1931年11月起 先后在天津、青岛、汉口、福州、重庆、上海等地进行闹事挑衅活动 1932年1月中旬 日本帝国主义部署了以上海为中心的 制抗日运动和军事侵略的阴谋 派遣军舰三十余艘和陆战队数千人登陆 ...

华侨华人历史文献档案馆

更多: 国图▪文津 京东 国图 中国县志大全 新华文摘

51、 华侨华人历史文献档案第五章 华侨抗战 · 十九路軍抗曰血戰圖之二

            十九路軍抗日血戰圖之二 : 以真實的畫面 描繪揭露了兇殘的日軍用炮火狂轟江灣鎮民房 致使全镇一片焦土;日軍不顧人道 野蠻槍殺無辜中國平民;難民無家可歸 逃入閘北難民收容所;日軍違反國際公約 炸毀我國際無線電台等暴行……  血戰圖 著重畫了我十九路軍忠勇士兵伏於沙袋上 或隱藏在竹林墩射擊日軍;憑藉炮火的掩護 群起向敵人衝鋒;一次奪得敵軍2輛坦克;挖出敵機扔下的未爆炸的炸彈 一士兵扛在肩上 露出勝利的笑容等英雄形象 「全民抗戰 男女皆兵」在 血戰圖 中佔...

华侨华人历史文献档案馆

更多: 新华文摘 维普网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国图 籍合网

52、 华侨华人历史文献档案第五章 华侨抗战 · 十九路軍抗曰血戰圖之三

            十九路軍抗曰血戰圖之三 : 十九路军是从江西“剿 ”前线新调来上海、南京一带驻防的 其前身是在北伐战争时期有“铁军”之称的国民革命军第4军第10师 军 事训练较严 实战经验较多 战斗力较强 其主要将领蒋光鼐 蔡廷锴等人具有爱国主义思想和民主思想 据蒋、蔡等人回忆:这个部队“驻扎江西时 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枪口一致对外’的正义号召的推动下 全体官兵三万馀人 曾在赣州宣誓反对内战 团结日;调防淞沪一带后 在上海人民抗日宣传的影 响...

华侨华人历史文献档案馆

更多: 维普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籍合网 新华文摘 万方学术-重庆图书馆 孔夫子旧书网 全国报刊索引 上海图书馆 统计年鉴分享平台 Worldcat 万方数据 中国县志大全

53、 华侨华人历史文献档案第五章 华侨抗战 · 十九路軍抗曰血戰圖之六

            十九路軍抗曰血戰圖之六 : 人民群众热烈支援抗战所表现出的忘我精神 极大地鼓舞和激励了前线官兵抗战的决心和勇气 上海抗战一月 十九路军和第五军以及其 他参战部队的广大战士与中下级军官 无不英勇战斗 尽忠报国 许多战士因而为国捐躯 后来在南京灭谷寺前安葬了128具阵亡烈士遗骸作为纪念 这128具烈士遗骸中 十九路军占七十名 第五军及宪兵团占五十八名 以隐示“一、二八”的血战 十九路军和第五军还 在这里各立了一个抗日阵亡烈士纪念碑 1937年南京失陷后被...

华侨华人历史文献档案馆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Worldcat 新华文摘 中国县志大全 万方数据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 万方学术-重庆图书馆

54、 华侨华人历史文献档案第五章 华侨抗战 · 十九路軍抗日血戰圖之八

            十九路軍抗日血戰圖之八 : 一、二八淞沪战役是九一八事变后中民保卫国家的一场重要战役 日本侵占东北后以为可在短时间内征服上海 不料 遇上华军的拚死抵抗 竟然无法攻占上海 当时 无论在兵力上或武器上 日本均远胜于中国 淞沪之战 日本全部兵力约有二 三万人 野炮六 七十门 并有陆战队 海军 空军分布次要战线 舰数十艘集中于吴淞 口 飞机增加为六十馀架 成况最激烈时 日本曾增兵六 七万人 飞机一百多架来华 还有强劲的重炮 钢炮 野炮 连续猛轰 进行大规模之...

华侨华人历史文献档案馆

更多: 万方数据 国图 统计年鉴分享平台 京东 中国县志大全 全国报刊索引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上海图书馆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Worldcat 万方学术-重庆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新华文摘 维普网

55、 华侨华人历史文献档案第五章 华侨抗战 · 十九路軍抗日血戰圖之九

            十九路軍抗日血戰圖之九 : 战斗开始后 日军凭借其武器优势 先以海、空军飞行队对我军阵地轰炸 接着以各类火炮密集轰击 大小炮弹密如雨点般地飞向我军阵地 炮声响彻云霄 烟雾遮天蔽日 飞扬的尘土 使天空像是蒙上一层帷幕 我方阵地被毁严重 兵士伤亡累累 为了保存军力 免受大炮无谓伤亡 我军将阵地向后移了一里 在炮火的掩护下 敌步兵冲锋了 但我军还是不动声色 待敌军进至一二百米以内或窜到阵地前沿时 立即奋勇跃起 出其不意 步枪、机关枪、手榴弹一起开火 凭此战...

华侨华人历史文献档案馆

更多: 中国县志大全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万方数据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上海图书馆 全国报刊索引 万方学术-重庆图书馆

56、 华侨华人历史文献档案第五章 华侨抗战 · 中华民国二十九年军需公债

            中华民国二十九年军需公债 : 民国二十九年(即公元1940年) 正是中国人民及世界抗击法西斯的困难年头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为残酷的时候 那时各种抗日物资极其缺泛 为筹措抗日资金 当时的国民政府决定向全社会发行公债 以此购买抗日物资 将抗战进行到底 上图就是当时发行公债中的一种 面额为一百元 公债采用红色印制 上部分印有当时为发行此公债第一期条例的摘要:定额国币6亿元按票面九四折发行;利息 年息6厘自民国二十九年三月一日起算每年八月底及二月底各付一次;...

华侨华人历史文献档案馆

更多: 全国报刊索引 籍合网 统计年鉴分享平台 新华文摘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 知网万方 京东 万方数据 维普网 国图▪文津 Worldcat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57、 华侨华人历史文献档案第五章 华侨抗战 · 新嘉坡华侨为祖国抗战捐款照片

            新嘉坡华侨为祖国抗战捐款照片 :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侮的民族解放战争 在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起来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的指引下 当时旅居世界各地的1100万华侨 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抗日救亡运动 通过结社、捐助、参战及办报等多种方式参加和支援祖国抗战 用血泪和生命谱写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壮丽诗篇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 海外华侨即组织了2000多个抗日救亡团体 七七事变后 抗战全面爆发 占全部华侨总数...

华侨华人历史文献档案馆

更多: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全国报刊索引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Worldcat 国图

58、 华侨华人历史文献档案第五章 华侨抗战 · 中山县募集抗战费收条

             中山县募集抗战费收条 : 1937年7月7日 芦沟桥事变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 1937年12月 日军占领了中山七区三灶岛(现属珠海市) 日寇铁蹄开始踏入中山大地 1940年3月5~15日 日军藤井兵团动用1万兵力 入侵中山 中山县政府迁往八区斗门 日军于5日从顺德攻入大小黄圃 6日从海路登陆唐家、香洲 陷前山、坦洲、翠亨 7日陷南蓢、张家边、三乡、恒美、石岐、沙溪、大涌 15日陷小榄 县境大部分沦陷 直至1945年日军投降 中山...

华侨华人历史文献档案馆

更多: 籍合网 Worldcat 国图 维普网 新华文摘 京东 统计年鉴分享平台 万方学术-重庆图书馆 中国县志大全 全国报刊索引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59、 华侨华人历史文献档案第五章 华侨抗战 · 广东中小学校抗日救国储金收据

             广东中小学校抗日救国储金收据 : 一、“九一八”及“一二八” 时期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 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华侵略扩张 而国民党政府坚持不抵抗政策 民族危机顿时尖锐 广东地方各县对此迅速作出了反应 9月22日 广东紧急召集各地同乡会联系会议 “以期团结、领导本市民众 一致对外御侮” 同时“通电南京、北平、广州三处 大意恳切各方 速息内争 共御外侮 措词极其痛切” 在广东9月25日、30日 在两次召开了各同乡会抗日救国联席会议 成立了各地同乡团...

华侨华人历史文献档案馆

更多: 全国报刊索引 国图 知网万方 上海图书馆 统计年鉴分享平台 中国县志大全 万方数据 京东 孔夫子旧书网 维普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籍合网 万方学术-重庆图书馆 新华文摘

60、 华侨华人历史文献档案第五章 华侨抗战 · 1945年补助金汇票

            1945年补助金汇票 : 侨汇本是旅居国外的华侨从事劳动和各种职业所得 用以赡养国内亲属的汇款 它是国家的重要外汇收入 据估计 1914-1937年间 侨汇占中国国际收入的15 7% 抗战期间 侨汇不仅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 而且对增加国民政府的财政收入、稳定币值、补充军费开支、抵偿外贸逆差等都起着特殊的作用         1937-1945年 全国的侨汇收入约为7 5亿美元 美洲约为5 95亿美元 占79% 美洲华侨人数虽只及东...

华侨华人历史文献档案馆

更多: 统计年鉴分享平台 中国县志大全 万方学术-重庆图书馆 京东 维普网 Worldcat 国图 万方数据 籍合网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