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 八家后汉书辑注 · 謝承後漢書卷五

循吏傳三九九南陽(范)〔茨〕充為(吳)桂陽太守〔一〕 教民植桑絺紵之屬 養蠶織履 民得利益 (孫 王 汪 黃)──御覽卷八二五〔一〕茨、范形近而訛 據范書循吏傳及注引東觀記改 又桂陽郡乃荊州之郡 非吳地之郡 「吳」係衍文 故刪 四 龍丘萇 吳郡人 篤志好學 王莽篡〔位〕〔一〕 隱居大山〔二〕 以耕稼為業 公車徵〔三〕 不應 更始時 任延年十九 為東部尉 折節下士 鍾離意為主簿 自請萇為門下祭酒 教曰:「龍丘先生 清過夷、齊 志慕原憲〔四〕 都尉洒掃其門 猶懼辱之 何召之有 ...

更多: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知网万方 京东

182、 八家后汉书辑注 · 司馬彪續漢書卷三

周天游輯注 卓茂傳二一三卓茂遷密令 其治民 舉善而教 不能則勸 口不出惡言 勞心憂念 吏民知其有緩急 以恩信待吏 吏畏而愛之 不忍欺也 元始中 天下蝗 河南二十縣蝗 獨不入密界 督郵書言 太守大怒 自出案行密界中 實然乃驚 (姚 汪 鈴木)──類聚卷五 書鈔卷七八二一四卓茂遷密令 道不拾遺 (姚 汪 鈴木)──書鈔卷七八 二一五宣德侯〔一〕 (汪)──范書本傳注 〔一〕光武即位 先訪求茂 茂詣河陽謁見 光武遂下詔封茂為侯 范書作「褒德侯」 袁紀亦然 而東觀記與續書同 又楊樹...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上海图书馆 京东 国图 籍合网

183、 八家后汉书辑注 · 華嶠漢後書卷三

周天游輯注 楊震傳孫賜曾孫彪一六六楊震字伯起 年五十 始應州郡之辟 眾人謂之「晚暮」 後有鸛雀銜三鱣魚飛集講堂前 都講取魚 進曰:「蛇魚者 卿大夫之服象也 數三者 法三台也 先生自此升矣 」(汪 黃)──御覽卷九二五一六七楊震為太尉 中常侍樊豐等驕恣 震常切諫 由是共譖震 罷遣歸本郡 遂仰鴆薨 葬日 有大鳥來止亭樹上 須臾下地行 徐步到柩前 止立 低頭淚出 〔旁人〕更共抱持〔一〕 終不驚駭 〔鳥蒼色 頸去地五六尺 舒翅廣一丈三尺 莫有能名者 葬畢 飛去〕〔二〕 (汪)──初...

更多: 京东 国图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籍合网

184、 八家后汉书辑注 · 袁山松後漢書卷二

周天游輯注 律曆志 一五劉洪字元卓 泰山蒙陰人也〔一〕 魯王之宗室也〔二〕 延熹中 以校尉應太史徵 拜郎中 遷常山長史 以父憂去官 後為上計掾 拜郎中 檢東觀著作律曆記 遷謁者 穀城門候 會稽東部都尉 徵還 未至 領山陽太守 卒官 洪善算 當世無偶 作七曜術〔三〕 及在東觀 與蔡邕共述律曆記 考驗天官 及造乾象術〔四〕 十餘年 考驗日月 與象相應 皆傳于世 (姚 汪 黃)──續漢律曆志注〔一〕劉昭注引博物記曰:「洪篤信好學 觀乎六藝群書意 以為天文數術 探賾索隱 鉤深致遠 ...

更多: 京东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国图 籍合网

185、 八家后汉书辑注 · 無名氏後漢書

周天游輯注 一吳漢為大將軍 為人質厚少文 無造次之能 不能以言自達 諸將多薦舉者 召見其後 勤不離公門 上親信之 先進故將皆怨曰:「吳將軍晝夜不離左右 殊不可為也 」〔一〕──書鈔卷五一〔一〕此引與范書吳漢傳有異 孔廣陶疑其「出八家後漢書而今已佚者」 今從之 二韓稜字伯歸〔一〕 後漢潁川舞陽人也 為下邳令 甚有仁敏 政不偏頗 鄰縣皆雹 傷苗稼 獨不入下邳縣界 〔二〕──琱玉集 〔一〕范書韓棱傳作「字伯師」 又「稜」乃「棱」之俗字 〔二〕李慈銘以為出自謝承諸書 說見越縵堂讀書...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籍合网 国图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186、 八家后汉书辑注 · 八家後漢書著者傳略

吳志妃嬪傳吳主權謝夫人傳附謝承傳略吳主權謝夫人 會稽山陰人也 父...

更多: 知网万方 籍合网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

187、 八家后汉书辑注 · 著錄

隋書經籍志: 後漢書一百三十卷無帝紀 吳武陵太守謝承撰 後漢記六十五卷本一百卷 梁有 今殘缺 晉散騎常侍薛瑩撰 續漢書八十三卷晉祕書監司馬彪撰 後漢書十七卷本九十七卷 今殘缺 晉少府卿華嶠撰 後漢書八十五卷本一百二十二卷 晉祠部郎謝沈撰 後漢南記四十五卷本五十五卷 今殘缺 晉江州從事張瑩撰 後漢書九十五卷本一百卷 晉祕書監袁山松撰 後漢紀三十卷張璠撰 舊唐書經籍志: 後漢書一百三十三卷謝承撰 後漢記一百卷薛瑩作 後漢書八十三卷司馬彪撰 後漢書三十一卷華嶠作 又一百二卷謝沈撰...

更多: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京东 国图 籍合网

188、 八家后汉书辑注 · 引用書目

宋李昉等太平御覽 中華書局影宋本 唐白居易宋孔傳白孔六帖 明版初印本 唐魏徵等隋書經籍志 中華書局點校本 近人余嘉錫余嘉錫論學雜著 中華書局排印本 清孫志祖謝氏後漢書補佚 民國廿年南京國學圖書館石印本 清汪文臺七家後漢書 光緒八年鎮海林氏刊本 劉宋范曄後漢書 中華書局點校本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 商務印書館國學基本叢書本 宋趙明誠金石錄 嘉業堂叢書本 今人劉起釪尚書與歷代石經 史學史研究八三年第三期 梁蕭統昭明文選 中華書局影胡克家本 晉司馬彪續漢志 中華書局點校本 唐杜祐通典...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知网万方

189、 东观汉记校注 · 東 觀 漢 記 卷 一

紀一 世祖光武皇帝 世祖光武皇帝 〔一〕高祖九世孫 承文、景之統 〔二〕出自長沙定王發 〔三〕定王生舂陵節侯 〔四〕舂陵本在零陵郡 節侯孫考侯以土地下濕 〔五〕元帝時 求封南陽蔡陽白水鄉 因故國名曰舂陵 〔六〕類聚卷一二皇考初為濟陽令 〔七〕濟陽有武帝行過宮 〔八〕常封閉 上將生 皇考以令舍下濕 開宮後殿居之 〔九〕建平元年十二月甲子夜上生時 有赤光 室中盡明 〔一0〕皇考異之 使卜者王長卜之 長曰:〔一一〕「此善事不可言 」是歲嘉禾生 〔一二〕一莖九穗 大於凡禾 縣界大豐...

更多: 国图 京东 籍合网 上海图书馆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万方数据 知网万方

190、 东观汉记校注 · 東 觀 漢 記 卷 八

傳三 劉玄劉玄 〔一〕字聖公 光武族兄也 弟為人所殺 聖公結客欲報之 客犯法 聖公避吏於平林 吏繫聖公父子張 聖公詐死 使人持喪歸舂陵 吏乃出子張 聖公因自逃匿 王莽末 南方飢饉 〔二〕人庶群入野澤 掘鳧茈而食 〔三〕更相侵奪 新市人王匡、王鳳為平理諍訟 遂推為渠帥 眾數百人 諸亡命往從之 數月間至七八千人 號新市兵 平林人陳牧、廖湛復聚眾千餘人 號平林兵 聖公入平林中 與伯升會 〔四〕遂共圍宛 聖公號更始將軍 自破甄阜等 眾庶來降十餘萬 諸將立劉氏 南陽英雄皆歸望於伯升 ...

更多: 知网万方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京东 国图▪文津 万方数据

191、 东观汉记校注 · 東 觀 漢 記 卷 九

更多: 籍合网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 上海图书馆 国图▪文津

192、 东观汉记校注 · 東 觀 漢 記 卷 十 二

傳七 竇融〔一〕以軍功封寧武男 〔二〕范曄後漢書卷二三竇融傳李賢注河西太守竇融遣使獻...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上海图书馆 京东 籍合网 国图

193、 东观汉记校注 · 東 觀 漢 記 卷 十 四

傳九 宣秉宣秉建武元年拜御史中丞 〔一〕上特詔御史中丞與司隸校尉、尚書令會同並專席而坐 故京師號曰「三獨坐」 〔二〕御覽卷二二五〔一〕「宣秉」 字巨公 馮翊雲陽人 范曄後漢書卷二七有傳 又見汪文臺輯司馬彪續漢書卷二 袁宏後漢紀卷六亦略載其事 〔二〕「故京師號曰「三獨坐」」 此條書鈔卷六一、卷一三三 類聚卷六九 御覽卷七0九亦引 文字微異 宣彪宣彪官至玄菟太守 〔一〕范曄後漢書卷二七宣秉傳李賢注〔一〕「宣彪」 事附見范曄後漢書卷二七宣秉傳 張湛張湛 〔一〕字子孝 右扶風人 以...

更多: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国图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194、 东观汉记校注 · 東 觀 漢 記 卷 十 八

傳十三 衛颯衛颯為桂陽太守 〔一〕鑿山通道 列亭置驛 〔二〕六帖卷九視事十年 徵還 〔三〕颯到即引見 賜食於前 從吏二人 賜冠幘 錢人五千 范曄後漢書卷七六衛颯傳李賢注 〔一〕「衛颯」 范曄後漢書卷七六有傳 又見汪文臺輯華嶠後漢書卷二 〔二〕「列亭置驛」 此條初學記卷二四亦引 僅個別文字有異 〔三〕「視事十年 徵還」 此二句原無 是據范曄後漢書衛颯傳增補 姚本、聚珍本有此二句 據范書 衛颯於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被徵詣京師 欲以為少府 因被疾未拜 以桂陽太守歸家 茨充〔一〕充字...

更多: 京东 国图 上海图书馆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籍合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195、 东观汉记校注 · 東 觀 漢 記 卷 十 九

傳十四 蔣疊蔣疊 〔一〕字伯重 為太僕 久在臺閣 文雅通達 明故事 在九卿位 〔二〕數言便宜 奏議可觀 書鈔卷五四〔一〕「蔣疊」 不見范曄後漢書 不知為何時人 〔二〕「位」 此字原脫 姚本、聚珍本有 結一廬舊藏本、百衲本、陳禹謨刻本書鈔亦皆有「位」字 唐類函卷四七引同 今據增補 丁邯丁邯高節 〔一〕正直不撓 舉孝廉為卿 〔二〕書鈔卷七九〔一〕「丁邯」 不見范曄後漢書 聚珍本注云:「司馬書劉昭注引趙岐三輔決錄注云:「邯字叔春 京兆陽陵人 」」 〔二〕「為卿」 姚本、聚珍本無此...

更多: 上海图书馆 籍合网 国图▪文津 万方数据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孔夫子旧书网

196、 东观汉记校注 · 東 觀 漢 記 卷 二 十

傳十五 匈奴南單于匈奴南單于列傳 〔一〕范曄後漢書卷八九南匈奴傳李賢注單于比 匈奴頭曼十八代孫 〔二〕范曄後漢書卷八九南匈奴傳李賢注 十二月癸丑 匈奴始分為南北單于 〔三〕范曄後漢書卷八九南匈奴傳李賢注 建成二十五年 南單于遣左賢王擊北單于 〔四〕北單于震怖 卻地千餘里 十三年中工官作櫓車成 可駕數牛 嘗送塞上 議者見車巧 相謂曰:「讖言漢九世當卻夷千里 寧謂此邪 」〔五〕聖人之文 〔六〕與天券契 及胡隤懷 〔七〕數月而卑 〔八〕書鈔卷一三九 建武二十六年 南單于遣使獻駱駝...

更多: 国图▪文津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 知网万方 上海图书馆 籍合网 京东

197、 东观汉记校注 · 東 觀 漢 記 卷 二 十 一

載記〔一〕 王常〔二〕其先鄠人 常父博 成、哀問轉客潁川舞陽 因家焉 范曄後漢書卷一五王常傳李賢注以常行南陽太守事 〔三〕誅不從命 封拜有功 范曄後漢書卷一五王常傳李賢注 上於大會中指王常謂群臣曰:「此家率下江諸將輔翼漢室 心如金石 真忠臣也 」是日遷常為漢忠將軍 〔四〕初學記卷一七 率騎都尉王霸共平沛郡賊苗虛 〔五〕范曄後漢書卷一五王常傳李賢注 王常為橫野大將軍 〔六〕位次與諸將絕席 〔七〕書鈔卷一三三 山桑侯王常孫廣坐楚事 國除 〔八〕御覽卷二0一 〔一〕「載記」 史通...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国图▪文津 上海图书馆 知网万方 孔夫子旧书网

198、 东观汉记校注 · 補 遺 〔 一 〕

凡歷所革 〔二〕以變律呂 相生至六十也 〔三〕文選卷五六陸倕新刻漏銘李善注 前漢志但載十二律 不及六十 〔四〕宋書律曆志上 凡陽生陰曰下 陰生陽曰上 〔五〕漢書卷二一律曆志上晉灼注 候鍾律 權土炭 冬至陽氣應 黃鍾通 土炭輕而衡仰 夏至陰氣應 蕤賓通 土炭重而衡低 進退先後 五日之中 〔六〕史記卷二七天官書集解引晉灼注 玉衡長八尺 孔徑一寸 下端望之以視星宿 並縣璣以象天 而以衡望之 轉璣窺衡以知星宿 璣徑八尺 圓二尺五寸而強 〔七〕山堂考索 言天體者有三家:一曰周髀 二曰...

更多: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京东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籍合网

199、 东观汉记校注 · 本 書 輯 佚 校 注 引 用 書 目 和 簡 稱

東 觀 漢 記 簡 稱 姚 本 清 姚 之 駰 輯 柏 筠 書 屋 後 漢 書 補逸 本 東 觀 漢 記 簡 稱 聚 珍 本 清 乾 隆 四 庫 全 書 館 館 臣 輯 武 英 殿 聚 珍 本 易 中 華 書 局 出 版 十 三 經 注 疏 本 尚 書 中 華 書 局 出 版 十 三 經 注 疏 本 詩 中 華 書 局 出 版 十 三 經 注 疏 本 詩 義 會 通 吳 闓 生 撰 中 華 書 局 出 版 周 禮 中 華 書 局 出 版 十 三 經 注 疏 本 禮 記 中 華...

更多: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万方数据 国图 知网万方

200、 贞观政要 · 君道第一

贞观初 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 必须先存百姓 若损百姓以奉其身 犹割股以啖腹 腹饱而身毙 若安天下 必须先正其身 未有身正而影曲 上治而下乱者 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 皆由嗜欲以成其祸 若耽嗜滋味 玩悦声色 所欲既多 所损亦大 既妨政事 又扰生民 且复出一非理之言 万姓为之解体 怨讟既作 离叛亦兴 朕每思此 不敢纵逸 ”谏议大夫魏征对曰:“古者圣哲之主 皆亦近取诸身 故能远体诸物 昔楚聘詹何 问其治国之要 詹何对以修身之术 楚王又问治国何如 詹何曰:‘未闻身治而国乱者 ’...

更多: 国图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万方数据 京东 知网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