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台湾文献丛刊210 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选辑 · 光緒八年

給事中鄧承修奏朝鮮亂黨已平請乘機完結球案摺(八月初二日) 軍機處密寄北洋通商大臣李鴻章等上諭(八月初三日) 翰林院侍讀張佩綸奏請密定東徵之策以靖藩服摺(八月十六日) 軍機處密寄北洋通商大臣李鴻章上諭(八月十六日) 北洋通商大臣李鴻章等奏遵議鄧承修條陳球案摺(八月十六日) 北洋通商大臣李鴻章覆奏宜先練水師再圖東徵摺(八月二十二日) ·給事中鄧承修奏朝鮮亂黨已平請乘機完結球案摺(八月初二日) 工科給事中臣鄧承修跪奏:為高麗亂黨粗平、球案未結 請特派大臣出駐煙臺、相機調度 以維藩...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知网万方 国图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万方数据

142、 台湾文献丛刊210 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选辑 · 光緒十一年

左宗棠等來電(二月初三日到) 北洋大臣來電(六月十三日到) ·左宗棠等來電(二月初三日到) 密號 去臘底接香港坐探委員報:臘月十八探得初十抵港之法兵船 英官權許其購七日糧食 限該船於三個月內不得再來香港 十九探探得東洋來信 近有法兵船到長崎採買煤、糧 於月之初五離港等情 又臘月電報:香港已於臘初定令應守局外之例 不准接濟法寇 屢奉英廷命 何以英官有權許購糧之事 立限三個月不再到港 中、法之事三個月不了 不知是否仍守局外之例 又東洋即日本 與中國最近;理應一例示戰 令守局外之...

更多: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籍合网 知网万方

143、 台湾文献丛刊210 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选辑 · 光緒十二年

粵督來電(十二月十三日到) 北洋大臣來電(十二月十四日到) 南洋大臣來電(十二月十四日到) 軍機處電寄張之洞諭旨(十二月十五日) 閩督來電(十二月十五日到) 北洋大臣來電(十二月十七日亥刻到) 閩督來電(十二月二十日) ·粵督來電(十二月十三日到) 駐日本徐使來電:『倭外部文稱:因由法新造之「畝傍」兵輪日久未到 現派「明治」艦、「長門」艦前往汕頭各港訪尋;請電粵轉飭地方官:如該二船入口時 弗視為商船』等語 巨艦不比殲芥 何須尋訪;言語支離 必不懷好意 現經粵電覆云:『長崎殺...

更多: 国图▪文津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知网万方 孔夫子旧书网 万方数据 籍合网

144、 台湾文献丛刊211 台湾旅行记 · 臺灣旅行記二·劉範徵

總論 臺灣崛起東海 吾國沿岸之第一大島也 自有明闢草萊、化榛狉 風土良佳 山川大好 明末之後 鄭成功據之 猶存明朔於三世 鄭氏善撫 民心日歸 卒以成功之孫用人不善 康熙之世 遂入於清;吾不為鄭氏惜 為臺灣數百萬同胞弔 倘長為鄭氏守 何致今日為他人奴隸哉 吾於是又嘆二千方里之大島 清季視之不甚惜 舉以與人如棄草芥;不知臺灣土地之廣、沃野之多 非威海、旅順、大連可比也 且東海之中 臺灣、澎湖與福建成犄角之勢;臺、澎已割 福建孤立矣 今春交涉 吾閩驚慌獨甚者 非無故也 國勢不振 ...

更多: 上海图书馆 孔夫子旧书网 京东 籍合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145、 台湾文献丛刊177 爝火录 · 卷十三

江陰雲墟散人李本天根氏輯 乙酉(一六四五)冬十月己卯朔 大清兵取婺源 胡海定徒步六百里至廣信乞援於黃道周 道周嘆曰:『君一致仕令耳 猶仗節若是』 引滿酌之 立發援師 海定歸 語人曰:『黃公長者 顧愛克厥威 奈何』 抵家 與母張氏別 移家遠地;乃復出 時海川兵絕大清兵糧道 大清兵退 海定復攻婺源 殺其所置官吏 李自成既死 其將劉體仁、郝搖旗等以眾無主 議歸何騰蛟;率四、五萬人驟入湘陰 距長沙百餘里 城中人不知其來歸也 懼甚;黃朝宜即引兵還燕子窩 傅上瑞請騰蛟出避 騰蛟曰:『死...

更多: 万方数据 国图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146、 台湾文献丛刊177 爝火录 · 卷十八

江陰雲墟散人李本天根氏輯 戊子(一六四八)、大清順治五年(永明王永曆二年、魯王監國三年)春正月丁酉朔 永明王在桂林;朝臣星散 免朝賀 魯王次沙埕 御殿受朝賀;問閣臣熊汝霖曰:『數年顛隮 蹙蹙靡騁 際此新正 先生有預兆否』 汝霖對曰:『臣素少夢 昨除夕夢一道士 羽衣翩躚揖臣 而贈臣詩;但記末二句云:「可惜忠臣一片心 付與東流返故鄉」 以臣愚見 恐非佳兆』 王聞之默然 沈吟曰:『孤為汝改之:「堪羨忠臣一片心 喜逐澄清返故鄉」』 汝霖頓首謝 永明王敘全州功 晉何騰蛟柱國太師、兵部...

更多: 籍合网 京东 国图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上海图书馆

147、 台湾文献丛刊177 爝火录 · 卷二十一

江陰雲墟散人李本天根氏輯 辛卯(一六五一)、大清順治八年(永明王永曆五年、魯王監國六年)春正月己酉朔 帝在南寧 免群臣朝賀;魯王在舟山 劉文秀還雲南 留白文選守嘉定、劉鎮國守雅州 初十日(戊午) 祀太廟 鄭成功至南海 以蘇懋為左先鋒 代施琅 至白沙河 颶大作;至大星所 殺退思訓兵 攻其城 閩撫張學聖同提督馬得功集各處兵民及舡攻廈門 鄭芝鵬懦怯 載輜重下船;得功將數十騎飄至五通 遂登岸 阮引兵不戰而逃 百姓哭聲震天;成功董夫人倉皇落水 有居民負之登舟 是夜亂兵焚燬店舍 火光燭...

更多: 知网万方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万方数据 国图 籍合网 京东 国图▪文津

148、 台湾文献丛刊177 爝火录 · 卷二十三

江陰雲墟散人李本天根氏輯 癸巳(一六五三)、大清順治十年(永明王永曆七年、魯王監國八年)春正月戊辰朔 永明王在安龍 魯王在金門 三月丁卯朔 魯王自去監國號 定西侯張名振北征 鄭成功與兵一萬、糧三月 設宴餞行 兵渡舟山橫水洋 獲金永彥 傑誅之 進攻崇明 焚京口 截長江 登金山寺題詩 平原將軍姚志卓、誠意伯劉孔昭俱依之;立營號召舊旅 兵勢大振 五指山復有使來存問諸臣;使言思文帝今離五指、駐平遠 將起兵 故臣因具公疏請敕驗視 然終不得的信 夏四月丙申朔 林青陽奉敕使李定國久未還 ...

更多: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京东 上海图书馆 国图

149、 台湾文献丛刊177 爝火录 · 卷二十六

江陰雲墟散人李本天根氏輯 丙申(一六五六)、大清順治十三年(永明王永曆十年、魯王十一年)春正月庚辰朔 永明王在安龍 魯王在金門 十三日(壬辰) 大清庶子王自泉州出攻兩島 風不利 引還 李定國遣傳宣參將楊祥進密疏 署云「藩臣李定國謹奏」、面鈐「屏翰親臣」賜章 疏云:『臣今統兵迎駕 不日即至行畿;先行奏安 萬勿輕聽奸逆 輒行移蹕』 帝閱之 心中稍安;然不令一臣知也 十六日(乙未) 葉應禎以李定國將至 擐甲入宮 請帝及太后、中宮乘馬即日幸黔 逼勒再三 兇惡之狀不可盡言;宮中哭聲徹...

更多: 上海图书馆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 万方数据 京东

150、 台湾文献丛刊177 爝火录 · 卷二十七

江陰雲墟散人李本天根氏輯 丁酉(一六五七)、大清順治十四年(永明王永曆十一年、魯王十二年)春正月甲辰朔 永明王在雲南 魯王在金門 帝復遣王自奇偕張虎慰諭孫可望於黔;自奇告可望曰:『定國孤軍 易擒也』 可望密令自奇為內應;自奇返 遂辭歸楚雄 二月甲戌朔 孫可望請舊標營還黔 帝許之 可望大營及標兵之在滇者 詔給夫馬送還;並遣東昌侯張虎送孫可望妻子赴黔 又賜金簪一支於虎 令從中開導 起前禮部尚書雷躍龍入閣辦事(躍龍告假在滇 為孫可望所寵任;故特起之) 三月甲辰朔 帝以龔彝掌戶部事...

更多: 国图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151、 台湾文献丛刊177 爝火录 · 卷三十一

江陰雲墟散人李本天根氏輯 辛丑(一六六一)、大清順治十八年(永明王永曆十五年、魯王監國十六年)春正月辛亥朔 永明王在緬甸 魯王在金門 二月辛巳朔 二十八日(戊申) 白文選密遣緬民賷奏至行朝 內云:『不敢速進者 恐驚萬乘;必得緬人護送出關 為上策耳 候即賜璽書 以決進止』 帝即回璽甚切 越五日(一作越五、六日) 沿河搭浮橋為奉迎計 相去行朝僅六、七十里 緬人覺之 復斷其橋;文選候詔不得 遂撤營去 三月庚戌朔 鄭成功議取臺灣 臺灣東倚山 西薄海;北界雞籠城 與福州對峙;南則河沙...

更多: 万方数据 国图▪文津 籍合网 国图 京东

152、 台湾文献丛刊178 台案汇录丁集 · 卷一

一、臺灣總兵章隆揭帖(乾隆二年分奉到諭旨及條奏議行各案件分晰簡敘)乾隆三年十二月十九日 二、臺灣總兵張天駿揭帖(恭報奉到律例日期)乾隆八年十二月初一日 三、臺灣總兵張天駿揭帖(乾隆七年分奉到上諭及條奏議行事件簡敘奏聞)乾隆八年十二月十九日 四、閩浙總督那揭帖(奏銷乾隆八年分福建通省各營官兵馬匹朋扣賠樁銀兩)乾隆九年六月二十八日 五、臺灣總兵張天駿本(奏報奉到欽頒督捕則例日期)乾隆九年十一月初六日 六、福建巡撫周揭帖(臺協營房修竣報銷)乾隆九年十二月十八日 七、臺灣總兵李有用...

更多: 万方数据 籍合网 京东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知网万方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153、 台湾文献丛刊179 台案汇录戊集 · 卷一

一、海洋事宜 二、「准臺灣總兵王郡移稱」殘件 三、閩浙總督郝玉麟題本 四、閩浙總督那揭帖 五、兵部等部題本 六、閩浙總督喀爾吉善題本 七、兵部題本 八、閩浙總督楊應琚題本 九、兵部等部題本 一 、兵部等部題本 一一、閩督福康安等奏摺 一二、閩浙總督福康安題本 一三、戶部題本 一四、戶部「為內閣抄出臺灣總兵奎林等奏」移會 一五、戶部題本 一六、兵部「為兵科抄出本部題」移會 一七、兵部「為內閣抄出福建水師提督兼臺灣總兵哈當阿等奏」移會 一八、戶部「為內閣抄出哈當阿等奏」移會 ·...

更多: 上海图书馆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国图 京东 万方数据 籍合网

154、 台湾文献丛刊180 清职贡图选 · 弁言

清代官書有「皇清職貢圖」一種(乾隆間編纂) 內容係將所有藩屬與海外交往諸國官民以及國內各地先住民男女的狀貌、服飾一一加以圖繪 並說明其生活與「貢賦」情況;其目的 在所謂「以昭王會之盛」(引用乾隆帝「諭旨」中語) 全書計分九卷 卷一為藩屬與海外交往諸國 卷二以下均屬國內各地的先住民 本書所選 一為統治過臺灣數十年的荷蘭國人及其所役使的「烏鬼」 二為分佈於臺灣境內的先住人 選輯的用意是在搜集研究資料 顯與原編有所不同;但為求明瞭當時時代背景與編纂經過 仍將原編卷端所載乾隆帝「諭...

更多: 知网万方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国图▪文津 籍合网 京东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155、 台湾文献丛刊180 清职贡图选 · 諭旨

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六月初一日 大學士忠勇公臣傅恆奉上諭:『我朝統一區宇 內外苗夷輸誠向化 其衣冠、狀貌 各有不同 著沿邊各督、撫於所屬苗猺黎獞以及外夷番眾 仿其服飾繪圖 送軍機處彙齊呈覽 以昭王會之盛 各該督、撫於接壤處 俟公務往來乘便圖寫 不必特派專員 可於奏事之便 傳諭知之 欽此』 ...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国图 籍合网 京东 万方数据

156、 台湾文献丛刊181 台湾府舆图纂要 · 書籍簡介

本書(三冊三六二面二一七、二 字)不分卷 不著撰人 原書府縣廳各自成帙 為臺灣省立臺北圖書館所藏寫本;計八冊 分「臺灣府輿國纂要」、「臺灣縣輿圖纂要」、「鳳山縣輿圖纂要」、「嘉義縣輿圖纂要」「彰化縣輿圖纂要 、「淡水廳輿圖纂要」、「噶瑪蘭廳輿圖纂要」及「澎湖廳輿圖纂要」 今據以合編 即用「臺灣府輿圖纂要」概之 按清代臺灣行政區劃至嘉慶十五年增置噶瑪蘭廳後 成為臺灣一府與所屬臺灣、鳳山、嘉義、彰化四縣及淡水、噶焉蘭、澎湖三廳;迄於同治十三年日兵侵臺以後再一次改革止 中間延續六...

更多: 京东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知网万方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

157、 台湾文献丛刊181 台湾府舆图纂要 · 臺灣府輿圖纂要

例言 臺灣府輿圖識 臺灣府輿圖冊 臺灣府輿圖險要總說 ·例言· 一、總圖方寸無幾 就中所有難以圖寫者詳具於冊 其疆域用□、坊里用■、衙署用 、鋪舍用△、汛塘用■ 凡皆遵例標明 以便觀覽 一、各屬輿圖有表、有冊;總冊於疆域、坊里各門彙列條貫 第紀總目 不復立表 一、「府志」續修於乾隆二十九年 所載山川支分發脈之處類多失詳 道里亦多差錯;更有今昔殊形 稱名互異 廳縣攸分界限淆混者 各屬圖冊 尤不免有此失 爰加詳細採訪 逐一訂正 以成信說 一、屯番與戍兵相輔 必須補入 至各屬所載...

更多: 京东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 籍合网 万方数据 上海图书馆

158、 台湾文献丛刊181 台湾府舆图纂要 · 嘉義縣輿圖纂要

嘉義縣圖 凡例 嘉義縣輿圖表 嘉義縣輿圖冊 嘉義縣輿圖說 ·嘉義縣圖· ·凡例· 一、冊中所載道里 唯南北內外路及海口各路 其迆東一帶入山道里 已分繫冊內「山」條之下 故不贅書 一、邑東眾山皆在莊保不及之處;所書東南、東北者不過舉其略兼者而言 其實則皆東也 故僅記其坐方、道里 一、台地海口土少沙多 一經海漲風颱 溪港遷變無定 圖中所繪 皆舉目前實在情形 與「舊志」不無互異;故特聲敘於各條之下 一、塘汛有營屬嘉義而轄及彰化者;只就本邑者書之;他屬不載 省淆混也 餘例與龍溪同 ...

更多: 籍合网 京东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国图▪文津

159、 台湾文献丛刊181 台湾府舆图纂要 · 淡水廳輿圖纂要

淡水廳圖 淡水廳輿圖表 淡水廳輿圖冊 ·淡水廳圖· ·淡水廳輿圖表 ·淡水廳輿圖冊· 疆界 坊里 山 水 城池 衙署 鋪舍 隘寮 營汛 屯丁 橋渡 道里 ·疆界 查淡水地界自南至北 用羅盤核對 系自坤至艮 乃由西南而至於東北;由東首內山至西、首沿海 系自巽至乾 乃由東南至於西北 廣:自東南內山番界起、至西北一帶沿海止 塹北五、六十里不等 塹南六、七十里不等;大約北路較狹 南路漸闊 袤:自西南大甲溪彰化縣交界起、東北大雞籠祖山止 三百里;又自三貂嶺腳起 由正東甲卯向漸漸轉至東...

更多: 国图▪文津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籍合网 万方数据 国图 上海图书馆

160、 台湾文献丛刊182 朱舜水文选 · 弁言

這本「朱舜水文選」 選自民初馬浮編「舜水遺書」 計收文三十五篇、詩三首並附錄「舜水先生行實」等六篇 舜水先生名之瑜 明末餘姚人;監國魯王許以「矯矯不折」之士 而黃黎洲則目之為「異人」(黎洲記兩異人 諱「朱」作「諸」) 甲申國變以後 頻年飄泊海外;卒乃淹留日本以老 長抱亡國之痛 綜其生平 除昌明中國學術思想給與日本以深遠的影響以外 並有兩事極為治史者所注意;即一為舜水與鄭成功的關係 一為舜水乞師日本之說 關於第一事 日人川口長孺著「臺灣鄭氏紀事」在己亥「鄭成功南京之役」條後補...

更多: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