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黄帝内经太素 · 简介

黄帝内经太素 唐·杨上善 公元618-907年 医学著作 隋杨上善撰 原书30卷 今国内只存23卷残本 此书是 黄帝内经 早期传本之一 包括 素问 、 针经 (即 灵枢 )两部分内容 杨氏据其内容性质之异同 各归其属 分为摄生、阴阳、人合、脏腑、经脉、腧穴、营卫气、身度、诊候、证候、设方、九针、补泄、伤寒、邪论、风论、气论、杂病十九大类重予编次、注释 编撰体例取法皇甫谧 甲乙经 而无编辑害义之失 其文先列述义较完整之篇段 而以所移迻之短章碎文附于其后 不使原文杂糅 其相承旧...

更多: 国图▪文津 京东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知网万方 国图 上海图书馆 籍合网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162、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 简介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清·张志聪 公元1672年 灵枢经 又名 九卷 、 针经 还有 九虚 、 九灵 之称 其书共九卷 即 黄帝内经 十八卷之半 因其为 内经 之半 故取名 九卷 ;又因其多以针法为论 开卷又有“先立针经”之言 故又名 针经 至于 九虚 、 九灵 乃道家注本 故取此名 灵枢 之名 乃唐代王冰所定 与其“弱龄慕道 夙好养生”不无相干 因他实也为道家之徒 故取其名曰 灵枢 而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是继马莳后有一个注本 此本在吸收马注的基础上 “集同学诸公 举 灵枢 诠...

更多: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籍合网 知网万方

163、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 简介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清·张志聪 公元1644-1911年 黄帝内经 是我国最早的古典医学著作 素问 组成 黄帝内经 的一部分 书中论述了防病治病、保健养生的医学理论 本书由清代初年大医学家张志聪与其门人弟子共同注释完成 此书一问世 便得到医学界的推崇 被视为医学入门之向导 登堂入室之指南 由于其书对学者颇具启发性 故深受医家的珍爱 成为研读 内经 的重要著作 ...

更多: 上海图书馆 孔夫子旧书网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籍合网 国图▪文津 国图

164、 黄帝灵枢经叙 · 简介

黄帝灵枢经叙 作者:张志聪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72年 昔黄帝作 内经 十八卷 灵枢 九卷 素问 九卷 乃其数焉 世所奉行唯 素问 则耳 越人得其一二而述 难经 皇甫褴次而制甲乙 诸家之说 悉自此始 其间或有得失 未可为后世法 则调如 南阳活人书 称咳逆者少也 谨按 灵枢 曰:新谷气入于胃 与故寒气相争 故日吵 举而并之 则理可断矣 又如 难经 第六十五篇 是越人标指 灵枢 本输之大略 世或以为流注 谨按 灵枢经 曰:所言节者 神气之所游行出人也 非皮肉筋骨也;又回:神...

更多: 国图 知网万方 京东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文津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籍合网 上海图书馆

165、 黄帝素问直解 · 简介

黄帝素问直解 清·高士宗 公元1644-1911年 黄帝内经 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医学著作 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及疾病作斗争中的经验总结 是中国医学这个伟大宝库中的根本部分 因此它也是我们现在研究中医药学必须首先加以继承事理和认真钻石的经典性著作 这部书的指导思想是:“整体运动论” 它认为“天地一体” “五脏一体” “人与天地相应” 成败倚伏生乎动 把人与自界密切联系起来 把变化和运动密切联系起来;对人体生理及病理生理认识是:“藏象论” 把人体生理及病理生理活...

更多: 籍合网 京东 上海图书馆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

166、 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 简介

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清·李子毅 公元1644-1911年...

更多: 上海图书馆 国图 籍合网 知网万方 京东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167、 仲景伤寒补亡论 · 简介

仲景伤寒补亡论 宋·郭雍 公元1181年...

更多: 万方数据 籍合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168、 伤寒九十论 · 简介

伤寒九十论 宋·许叔微述 公元960-1279年 伤寒九十论 伤寒著作 一卷 宋·许叔微撰于1132年 本书记载许氏经治医案90例 并以 内经 、 难经 、 伤寒论 等医籍结合作者个人的见解加以剖析 论述精要 作者于此书中提出“十剂”的方剂理论 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现存几种清刻本及 中国医学大成 本等 ...

更多: 知网万方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籍合网 上海图书馆 国图▪文津 万方数据 国图 京东

169、 伤寒六书 · 简介

伤寒六书 明·陶华 公元1368-1644年 伤寒六书 伤寒著作 又名 陶氏伤寒全书 六卷 明·陶华约撰于十五世纪中期 此系陶氏所撰六种伤寒著作 每种列为一卷 ① 伤寒琐言 :乃陶氏学习研究伤寒的随笔记录;即名“琐言” 自非系统工作 ② 伤寒家秘的本 :重点论述伤寒若干病证以及风温、湿温、风湿等病证的证治 并有伤寒总论、脉证指法等内容 ③ 伤寒杀车捶法 :论劫病法 制药、解药法 记载了作者独到的学术见解 并列秘验方37首 ④ 伤寒一提金 :为提纲性伤寒启蒙读物 ⑤ 伤寒截江...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万方数据 知网万方 国图 京东 籍合网 国图▪文津

170、 伤寒医鉴 · 简介

伤寒医鉴 元代·马宗素 公元1271年—1368年 又名 刘河间伤寒医鉴 伤寒著作 一卷 金·马宗素撰 此书为继承发扬刘河间火热论之力作 所论多是热证 用药力主寒凉 自医鉴、脉证、六经传受至小儿疮疹共12条 每条先引 南阳活人书 继引刘完素之说予以辨证 末以 素问 引文加强作者的看法 后人将此书编入 河间六书 中 现存乾隆三年得一堂刻本及 河间六书 本 ...

更多: 国图▪文津 京东 国图 知网万方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万方数据 上海图书馆

171、 伤寒寻源 · 简介

伤寒寻源 清·吕震名 公元1644-1911年 伤寒寻源 伤寒著作 三集 清·吕震名撰于1850年 作者指出“以为凡伤寒之病 多从风寒得之 殊不知伤寒不必尽属寒因 若风、若湿、若温、若热 皆统辖于伤寒二字内”(见自序) 本书首辨风、寒、湿、温、热之源流及六经辨证诸法 次将各症辨别其疑似之处 后述制方精义 本书特点在于追寻风寒湿温热之源 并注意鉴别诊断 本书现有清末刻本 1930年中医书局影印本及 珍本医书集成 本 ...

更多: 京东 上海图书馆 知网万方 籍合网 万方数据 国图▪文津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172、 伤寒指掌 · 简介

伤寒指掌 清·吴坤安 公元1644-1911年 伤寒指掌 伤寒著作 四卷·清·吴坤安撰于1796年 吴氏所说的伤寒 实为广义伤寒 包括伤寒和温热二类病证 本书辨析伤寒 温热病证治 伤寒推崇王宇泰、喻嘉言、柯韵伯等;温热悉遵叶天士、薛生白学说 条理清楚 论述颇精 卷一辨类伤寒及三阳经;卷二述三阴经及瘥后诸病;卷三论伤寒变症;卷四列伤寒类症 吴氏原作后经邵仙根于正文后增写评语 多系经验之谈 又晚清何廉臣曾将本书略予删改 改名 感证宝筏 刊行 现存多种清刻本、石印本 1957年上...

更多: 知网万方 京东 籍合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173、 伤寒捷诀 · 简介

伤寒捷诀 清·严则庵纂辑、裘庆元辑 公元1644-1911年...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籍合网 上海图书馆 国图 国图▪文津

174、 伤寒明理论 · 简介

伤寒明理论 宋·成无己 公元1142年 伤寒明理论 伤寒著作 四卷 金·成元己撰 约刊于1156年 作者对伤寒论研究很深 纵横无际 得心应手 故能深明其理 撰成此书 卷一-三扼要地辨析了伤寒50种证候的病象和病理 “使习医之流 读其论而知其理 识其证而别其病 胸中了然而无惑”(本书严器之序) 卷四专论方药 选 伤寒论 常用方20首 强调配伍制使的关系 并以经典医著结合个人体会加以分析 本书为学习 伤寒论 的补充读物 现存宋、明、清十多种刻本、及 古今医统正脉 、 中国医学大...

更多: 国图▪文津 籍合网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万方数据 京东 知网万方 上海图书馆

175、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 简介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金·刘完素 公元1115-1234年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伤寒著作 简称 伤寒标本 二卷 旧题金·刘完素撰 为论述伤寒证治专著 上卷叙述病证 自伤风、伤寒、中暑、中湿、至食复、劳复共44则;下卷则载所用64方 其中仲景方约占半数 本书卷上有传染一则 以示伤寒与疫疠的区别;在治法上用双解散、益元散等方以补充仲景治法之未备 本书或认为出于托名 非刘氏原著 后编入 医统正脉 中 现存明清刻本 1949年后出排印本 ...

更多: 国图 京东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籍合网 国图▪文津

176、 伤寒法祖 · 简介

伤寒法祖 宋·任越庵 公元960-1279年 伤寒法祖 伤寒著作 2卷 清·任越庵编撰 刊于1822年 此书系将柯韵伯所撰 伤寒论翼 予以删订而成 其中对伤寒的分经、立论悉遵柯氏原著 注释则又融汇了前人的合理观点 现有 珍本医书集成 本 ...

更多: 京东 籍合网 国图▪文津 上海图书馆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

177、 伤寒百证歌 · 简介

伤寒百证歌 宋·许叔微述 公元960-1279年 伤寒百证歌 伤寒著作 五卷 宋·许叔微撰 许氏将 伤寒论 中证候等内容编列为100种 用七言歌诀予以阐析 并引据古典医籍详予注释 加深读者对所论诸证的认识 此非深研 伤寒论 精髓得其蕴义者莫能为 现存元刻本、多种清刻本、石印本及 十万卷楼丛书 本 该书以七言歌诀形式 将 伤寒论 的内容编成100首歌诀 故名曰 伤寒百证歌 全书共5卷 卷1 载5首歌诀 即第1~2证 第98~100证 总论脉证、病证、五脏死绝、死脉、死候等 卷...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 万方数据 国图▪文津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上海图书馆 籍合网 京东

178、 伤寒直格 · 简介

伤寒直格 金·刘完素撰 公元1127年—1279年 伤寒直格 伤寒著作 ①旧题金·刘完素撰 葛雍编 又名 刘河间伤寒直格方论 三卷(原为六卷 或称六集) 全书仅17009字 从热病证治角度发挥伤寒蕴义 上卷叙干支配脏腑、病因、运气主病、脉诊等统论内容;中卷论伤寒六经传变 并分析一些病症及其治法;下卷集仲景麻黄汤、桂枝汤等方以及益元散、凉膈散、黄连解毒汤等共34方 汪琥认为:“是书之作 实为大变仲景之法者也”( 伤寒论辨证广注 ) 卷终有“伤寒传染论”一则 明确提出“秽气”、...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籍合网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 万方数据 国图▪文津

179、 伤寒论 · 简介

伤寒论 东汉·张仲景 公元25-220年 伤寒论 是一部阐述外感及其杂病治疗规律的专著 东汉末年张仲景撰于公元200-205 张仲景原著 伤寒杂病论 在流传的过程中 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 伤寒论 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 伤寒论 全书共12卷 22篇 397法 除去重复之外共有药方112个 全书重点论述人体感受风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如何进行辩证施治的方法 他把病症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种 即所谓“六经” 根据人体抗病力的强弱 病...

更多: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籍合网 京东 知网万方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180、 伤寒论翼 · 简介

伤寒论翼 清·柯琴 公元1644-1911年 伤寒论翼 伤寒著作 二卷 清·柯琴撰于1674年 作者对前人编集、校注、整理 伤寒论 持有异议 对 伤寒论 的编次及证治、方药进行全面探讨 既不取叔和旧制 又反对三纲鼎立 主张以方名证 方从六经 认为“伤寒、杂病治无二理 咸归六经之节制 六经中各有伤寒 非伤寒中独有六经也 ”本此 柯氏于上卷列论伤寒大法、六经、合病以及风寒、温暑、痉湿等证 并附平脉法;下卷纲领性地叙述六经分证 书末附制方大法 为 伤寒论 辅助读物之一 现存康熙以...

更多: 万方数据 京东 国图▪文津 籍合网 知网万方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