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保婴撮要 · 卷十一

[卷十一] 肿疡 肿疡者 以疮疡未溃而言也 经云∶形伤痛 气伤肿 又云∶荣气不从 逆于肉里 乃生痈肿 皆因禀受胎毒 或乳母膏粱浓味 七情阴火 或儿食炙甘美积毒 气血不和所致 当分其经络所属 五脏相胜 与元禀亏损 预为审用攻补调和之剂 速令散溃 尤当审其势之肿漫 色之赤白 与痛有微甚 毒有表里 若肿高痛 便利调和 邪在表也 宜表散之 肿硬痛深 大便秘涩 邪在内也 宜下之 外无拘急 内则便利调和者 邪在经络也 宜调荣卫 肿大痛 或麻木不痛 邪气凝滞也 用隔蒜灸或活命饮 若烦躁饮...

更多: 国图▪文津 万方数据 上海图书馆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

143、 保婴撮要 · 卷十五

[卷十五] 作痛不止 疮疡作痛 当审邪之所在 症之所因 如寒热而痛 邪在表也 用人参败毒散 便秘而痛 邪在里也 用内疏黄连汤 肿而痛 血凝滞也 用仙方活命饮 作脓而痛者 用托里消毒散排之 脓胀而痛者 针之 脓溃而痛者 补之 气虚而痛 则用四君、归、 血虚而痛 则用四物、参、 大抵形伤痛 气伤肿 不知此数者 徒以乳香没药为止痛之方 则非所以为法矣 仍审五脏相胜相兼之症而治之 后仿此 ——小儿腿痈 溃而作痛 服败毒之药 肿势益甚 更呕腹痛 余谓脓出而反痛 攻毒而反呕 其属胃气虚...

更多: 籍合网 万方数据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 京东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上海图书馆

144、 保婴撮要 · 卷十六

[卷十六] 跌仆外伤 伤损之症 若色赤肿痛而血出不止者 肝心内热也 用柴胡栀子散 色白不痛而血出不止者 脾肺气虚也 用补中益气汤 漫肿不消者 元气虚弱也 用五味异功散 黯肿不散者 瘀血凝滞也 用加味逍遥散 肌肉作痛出血多而烦热者 血脱发躁也 用独参汤 因亡血而烦躁不安者 营卫俱伤也 用八珍汤加柴胡、牡丹皮 久痛不止者 欲作脓也 用托里散 以指按肿而复起者 脓已成也 宜刺泄之 脓出而反痛者 气血内虚也 用十全大补汤 若骨ht接而复脱者 肝肾虚弱也 用地黄丸 如兼余症 当参各门...

更多: 知网万方 京东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文津

145、 保婴撮要 · 卷十七

[卷十七] 痘疹受病之由 痘疹之由 因儿在胎 食母五脏血秽 伏于命门 或至天行时气 或惊骇跌扑 或饮食所伤 因而发之 状类伤寒 其症面燥腮赤 目胞亦赤 呵欠顿闷 乍凉乍热 咳嗽嚏喷 足稍冷 耳冷尻冷 多睡睡惊 耳后有红丝赤脉 此其候也 五脏各具一证 肝藏水 肺藏脓 心藏 脾藏疹 归肾变黑 盖以太阳起于右肾之下 煎熬左肾 足太阳膀胱寒水夹脊上流 上头下额 逆手太阳 丙火不得传道 逆于面上 故显是诸症 盖壬癸寒水克丙丁热火故也 凡疮疹初起 一发便出尽者必重 疮夹疹者 半轻半重 ...

更多: 知网万方 京东 孔夫子旧书网 籍合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万方数据 国图 上海图书馆

146、 保幼新编 · 序

经曰∶宁医十丈夫 难医一小儿 夫小儿也 脏腑脆嫩 气血未定 经络脉息软弱如丝毫 易虚易实 乍冷乍热 口不能言证情 手不能指病处 苟不考其方 而先为之所 则当局者迷 终不免束手待尽 其为病 施姑舍 是自家之荐遭儿 心常痛之 昨年秋 浮屠正训 袖示一册子 曰∶此古皇明成斯文 逸其名号 无忌先生所撰 保幼新编 也 论症制方最为详备 而世医之等视文具流传烂纸 训恐久而漫灭 荡瓶钵 付剞劂 幸先生之惠一言 弁诸首也 余于医学实昧昧焉 不能有以测其说之浅深 重以衰病倥偬 经岁不遑 近于...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 国图▪文津 万方数据 京东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知网万方 上海图书馆

147、 保幼新编 · 正文

运气流行法 (干曰运 支曰气) 化气五行 甲己土乙庚金丙辛水丁壬木戊癸火子午火丑未土寅申火卯酉金辰戌水巳亥木 看日 运气同 曰天符 得病危同困 气生运 曰顺化 气克运 曰天刑 运生气 曰小逆 运克气 曰不和 运临气 曰岁会 得病执持 (甲辰、甲戌、丙子、丁卯之年是也)符会合 曰太乙 得病立死 (戊午、乙酉、己未、己丑之年是也)客气旁通 看年 子午太阳初之气丑未厥阴初之气寅申少阴初之气卯酉太阴初之气辰戌少阳初之气巳亥阳明初之气 看节 大寒初 春分前 初之气主之 春分初 小满前...

更多: 京东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149、 儿科萃精 · 序

李序 天下事至变者病 而可见者恃乎形;至精者医 而可据者恃乎理 极精以穷变必本见微知着之旨 就形而求理尤赖慎思明辨之功 是以疾在腠理扁鹊论其易治 病居膏肓秦缓知其难效 若夫河内出蛇之奇 海陵走獭之变 伯宗之徙痈于柳 秋夫之针鬼于茅 要皆病之变者 亦即医之精也 唯能神而明之 自可习而化之耳 医道一端 茫无涯 始于黄岐 圣于仲景 递演相传 名家辈出 撰述千百 阐发靡遗 降及今日 斯道凌夷 或剽窃肤辞 或拘泥古法 偶阅本草 粗记成方 既盲于心 复昧于目 本以活人之术 转为杀人之具 ...

更多: 国图 国图▪文津 上海图书馆 京东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150、 儿科萃精 · 卷一

[卷一\总论] 胎婴说 上古元气浑庞 太和洋溢 八风正而寒暑调 六气匀而雨若 故胎元之受于父母也浓 迨开辟既久 人物繁植 发泄过伤 水旱刀兵 灾迭见 而况膏粱藜藿 遭遇不同 殚精竭神 耗伤元气 故胎元之受于父母也薄 赋禀既分浓薄 断不能执古方以治今病可知矣 [卷一\总论] 护胎说 天地好生 万物化生 胎元长养 关乎造化自然 兹将成胎之后 照 颅囟经 按月次第列之 一月为胞胎 精气凝也 二月为胎形 始成胚也 三月阳神为三魄 四月阴灵为七魂 五月应五形 分五脏也 六月应六律 定...

更多: 国图▪文津 京东 籍合网 国图 知网万方 上海图书馆

151、 儿科萃精 · 卷二

[卷二\初生门] 初生保护 甲、穿衣不宜过暖 最好用老人旧袄旧 改作衣衫 取其真气相滋 令儿多寿 盖被用新弹旧棉絮最佳 乙、睡时不宜枕臂 须制小枕 或装绿豆壳 或装芦絮 左右调换侧卧为安 勿使正面仰卧 恐易酿成惊疾 又小儿同母睡时 切忌鼻风口气吹儿囟门 致成风疾 丙、灯火切不宜炙 古法有初诞之时 便用灯火于头额发际灸之 又有用全身灯火 按穴灸之 彼以为有经有府 有理有法 能截风路 适足以大开风门 戒之戒之 丁、初生百日之内 不宜竖抱 恐有头倾项软 天柱倒侧之虞 半岁前不可独...

更多: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上海图书馆

152、 儿科萃精 · 卷四

[卷四\伤风门] 风解 风者 善行而又善变者也 然风之所以善变 一则随天行四时之气候而变 再者随人具五脏六腑之气候而变 其变随四时之气候者 风在春为调畅之温风 在夏为南北薰之热风 在秋为凄其之凉风 在冬为发之寒风 此风随天时而变之出乎天然也 其变随脏腑之气候者 风在肝则为热 风在脾而兼在肾则为寒为湿 风在胃而兼在肺则为燥 风在脾而兼在肝 则又为痰为湿 此风随脏腑而变之本乎自然也 经曰∶贼风虚邪 避之有时 何以谓之贼风 如立春日起 肝木主七十二日 西风为贼邪 金克木也 立夏日...

更多: 国图▪文津 国图 知网万方 籍合网 上海图书馆 京东

153、 儿科萃精 · 卷五

[卷五\惊风门] 惊风辨 惊风二字 立名不慎 小儿之罹其厄者 指不胜屈 揆厥原因 实不能归咎于钱仲阳 虽喻嘉言欲纠正之 莫能翻其成案 吁 可慨也 考惊风古有八候之名 一曰搐 谓肘臂伸缩也 二曰搦 谓十指开合也 三曰掣 谓肩头相扑也 四曰颤 谓手足动摇也 五曰反 谓身仰向后也 六曰引 谓手足开弓也 七曰窜 谓目直而似怒也 八曰视 谓睛露而不活也 此八候者 无论急惊、慢惊、慢脾风 皆见之候 故谓之惊风八候 厥后因证立名 又有三十个某惊之名 间多乖谬 姑举之以明画蛇添足之说 一曰...

更多: 万方数据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籍合网 上海图书馆

154、 儿科要略 · 第三章·儿科特征

[第三章·儿科特征] 第一节·脐风 一、脐风之原因 婴儿生下 断脐之时 必须谨慎 若水湿寒气 因断脐不慎而由脐侵入 或手术不洁 当时附有微生物类 混入血中 或断脐之后 包扎不慎 以致受邪 或脐带脱落过早受伤 其结果皆足以成脐风 若不速为救治 则邪毒走窜 致命甚速 然初起即力图救治 亦颇有不易保全者 故俗有脐风难治之说 而知接生断脐之不可不谨慎将事也 二、脐风之症状 脐风将作 初起时无端啼叫 显不安之状 若验其腹部 略有膨胀而脐部作肿者是矣 是时眼之两角及鼻准略有黄色 吮乳不...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籍合网 万方数据 京东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155、 儿科要略 · 第四章·痧痘论治

[第四章·痧痘论治] 第一节·痧疹概要 一、痧疹起源 痧子越人称为 北人谓之疹子 秦晋之间曰糠疮 南人俗语曰麸疮 闽粤之间皆号麻 盖一病而俱数名也 近今吴人于小儿出 皆称痧子 成人出 则号疹子 其实人不论长幼 凡初次发出者皆痧子也 其后复发者 皆疹子也 疹与痧虽属一类之病 然究有小别 痧子点密而较细 疹子点稀而较粗 痧子先天之毒为多 疹子后天之毒为多 故北人称痧曰疹 亦有微误 至于病之起源 可以赅括称之曰毒 盖儿居母腹 以母之气血为气血 夫人孰无饮食之所伤 六淫之所侵 毒之...

更多: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上海图书馆 孔夫子旧书网 籍合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157、 儿科醒 · 序

且言之无关于民生 不足以传于后世 与无补于当时者 虽言如弗言也 是故役神敝精言着书 而无所用于天下者 君子不为焉 医之为道也 圣人所以前民用而传后世者也 夫岂小道云尔哉 粤自黄帝三代而下 贤哲吐辞为经 炳炳 其泐为成书也已彰彰矣 而吾徒尚何言哉 尚何言哉 虽然 言今之医而吾心戚矣 言今之儿医而吾心益大戚矣 何则人有所欲喻于当世者 而当世先有所执持而莫能明 有所欲白于斯人者 而斯人亦有所胶固而不能解 则予愈不得不憬然而心恻矣 嗟乎嗟乎 古今来因陋就简 锢蔽沉溺 与夫抱愤懑而不...

更多: 万方数据 籍合网 知网万方 京东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上海图书馆 国图 国图▪文津

158、 儿科醒 · 凡例

——幼科古称哑科 以其言语不通病情难测 故谚云 宁治十男子 不治一妇人 宁治十妇人 不治一小儿 盖甚言其难也如此 然果能扼其要领 则亦何难之有 是书所列 虽似限于篇幅 然深得提纲之妙 读者幸毋忽焉 ——小儿医自仲阳而下 代不乏人 然可传可守者 仅数家而已 是书所集 颇多采录 诚以理之所在 有不容另措一词者 读者慎毋以剿袭陈言见诮 ——治病莫要于辨寒热虚实 而小儿之病 亦只惟表里二症而已 果能于表里症中辨出寒热虚实 则自是高手 学人熟玩此书 自有会悟处 ——惊风一症 前人凿空...

更多: 万方数据 上海图书馆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 京东

159、 保婴撮要 · 卷六

[卷六] 发热 小儿之热 有心肝脾肺肾五脏之不同 虚实温壮 四者之不一 及表里血气、阴阳浮陷 与夫风湿痰食 各当详之 心热者额上先赤 心烦心痛 掌中热而哕 或壮热饮水 已午时益甚 肝热者左颊先赤 便难转筋 寻衣捻物 多怒多惊 四肢困倦 寅卯时益甚 脾热者鼻上先赤 怠惰嗜卧 身热饮水 遇夜益甚 肺热者右颊先赤 手掐眉目 喘咳寒热饮水 日西热甚 肾热者颏下先赤 两足热甚 骨苏苏如虫蚀 热甚不能起于床 夜间益甚 仍当辨其虚实 实则面赤气粗 口燥唇肿 作渴饮冷 大小便难 或掀衣露体...

更多: 知网万方 上海图书馆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

160、 产鉴 · 序

□□□□□□有难余者曰∶此岂越人过邯郸 且妇人之□□更仆数己 子何独降是 余曰∶客时无谓余为妇人德耶 人与世相阅 由一世二世以至万世者 惟生耳 故记有之曰∶时以为社稷主 为先主后 而可以不致敬乎 言所系重也 且人道阴阳之患 何所非病 顾疾不尽人 人亦不尽病 产则妇人未能免者 产非疾而其杀人乃在顷刻之间 故妇人以生子为免身 谓以得免 为幸免矣 一有不谨 贻患终身 皆妇人所独也 又闺帏秘密 望闻有所不及 巧工有所不尽 往往寄命于俗媪狂巫之手 急于索劝 轻用其愚 以致母子俱殒 或...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国图 籍合网 知网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