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 說苑 · 卷第七

政有三品:王者之政化之 霸者之政威之 強者之政脅之 夫此三者各有所施 而化之為貴矣 夫化之不變而後威之 威之不變而後脅之 脅之不變而後刑之;夫至於刑者 則非王者之所得已也 是以聖王先德教而後刑罰 立榮恥而明防禁;崇禮義之節以示之 賤貨利之弊以變之;修近理內政橛機之禮 壹妃匹之際;則莫不慕義禮之榮 而惡貪亂之恥 其所由致之者 化使然也 季孫問於孔子曰:「如殺無道 以就有道 何如 」孔子曰:「子為政 焉用殺 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 風也;小人之德 草也;草上之風必偃 」言明其...

更多: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知网万方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上海图书馆 国图▪文津 国图 万方数据 京东

182、 說苑 · 卷第八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榮名者 必尊賢而下士 易曰:「自上下下 其道大光 」又曰:「以貴下賤 大得民也 」夫明王之施德而下下也 將懷遠而致近也 夫朝無賢人 猶鴻鵠之無羽翼也 雖有千里之望 猶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是故游江海者託於船 致遠道者託於乘 欲霸王者託於賢;伊尹、呂尚、管夷吾、百里奚 此霸王之船乘也 釋父兄與子孫 非疏之也;任庖人釣屠與仇讎僕虜 非阿之也;持社稷立功名之道 不得不然也 猶大匠之為宮室也 量小大而知材木矣 比功效而知人數矣 是故呂尚聘而天下知商將亡 而周之王...

更多: 知网万方 京东 上海图书馆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籍合网 万方数据 国图▪文津 国图

183、 說苑 · 卷第十

存亡禍福 其要在身 聖人重誡 敬慎所忽 中庸曰:「莫見乎隱 莫顯乎微;故君子能慎其獨也 」諺曰:「誠無垢 思無辱 」夫不誠不思而以存身全國者亦難矣 詩曰:「戰戰兢兢 如臨深淵 如履薄冰 」此之謂也 昔成王封周公 周公辭不受 乃封周公子伯禽於魯 將辭去 周公戒之曰:「去矣 子其無以魯國驕士矣 我 文王之子也 武王之弟也 今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 吾於天下亦不輕矣 然嘗一沐三握髮 一食而三吐哺 猶恐失天下之士 吾聞之曰:德行廣大而守以恭者榮 土地博裕而守以儉者安 祿位尊盛而守以卑...

更多: 知网万方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籍合网 万方数据

184、 說苑 · 卷第十一

孫卿曰:「夫談說之術 齊莊以立之 端誠以處之 堅強以持之 譬稱以諭之 分別以明之 歡欣憤滿以送之 寶之珍之 貴之神之 如是則說常無不行矣 」夫是之謂能貴其所貴 傳曰:「唯君子為能貴其所貴也 」詩云:「無易由言 無曰苟矣 」鬼谷子曰:「人之不善而能矯之者難矣 說之不行 言之不從者 其辯之不明也;既明而不行者 持之不固也;既固而不行者 未中其心之所善也 辯之明之 持之固之 又中其人之所善 其言神而珍 白而分 能入於人之心 如此而說不行者 天下未嘗聞也 此之謂善說 」子貢曰:「出...

更多: 知网万方 籍合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 京东

185、 說苑 · 卷第十四

書曰:「不偏不黨 王道蕩蕩 」言至公也 古有行大公者 帝堯是也 貴為天子 富有天下 得舜而傳之 不私於其子孫也 去天下若遺躧 於天下猶然 況其細於天下乎 非帝堯孰能行之 孔子曰:「巍巍乎 惟天為大 惟堯則之 」易曰:「無首 吉 」此蓋人君之至公也 夫以公與天下 其德大矣 推之於此 刑之於彼 萬姓之所戴 後世之所則也 彼人臣之公 治官事則不營私家 在公門則不言貨利 當公法則不阿親戚 奉公舉賢則不避仇讎 忠於事君 仁於利下 推之以恕道 行之以不黨 伊呂是也 故顯名存於今 是之謂...

更多: 上海图书馆 国图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京东 籍合网

186、 說苑 · 卷第十七

賢人君子者 通乎盛衰之時 明乎成敗之端 察乎治亂之紀 審乎人情 知所去就 故雖窮不處亡國之勢 雖貧不受汙君之祿;是以太公七十而不自達 孫叔敖三去相而不自悔;何則 不強合非其人也 太公一合於周而侯七百歲 孫叔敖一合於楚而封十世;大夫種存亡越而霸 句踐賜死於前;李斯積功於秦 而卒被五刑 盡忠憂君 危身安國 其功一也;或以封侯而不絕 或以賜死而被刑;所慕所由異也 故箕子去國而佯狂 范蠡去越而易名 智過去君弟而更姓 皆見遠識微 而仁能去富勢 以避萌生之禍者也 夫暴亂之君 孰能離縶以...

更多: 国图▪文津 籍合网 上海图书馆 京东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知网万方

187、 說苑 · 卷第十八

顏淵問於仲尼曰:「成人之行何若 」子曰:「成人之行達乎情性之理 通乎物類之變 知幽明之故 睹遊氣之源 若此而可謂成人 既知天道 行躬以仁義 飭身以禮樂 夫仁義禮樂成人之行也 窮神知化德之盛也 」 易曰:「仰以觀於天文 俯以察於地理」 是故知幽明之故 夫天文地理、人情之效存於心 則聖智之府 是故古者聖王既臨天下 必變四時 定律歷 考天文 揆時變 登靈臺以望氣氛 故堯曰:「咨爾舜 天之歷數在爾躬 允執其中 四海困窮 」書曰:「在璿璣玉衡 以齊七政 」璿璣謂此辰勾陳樞星也 以其魁...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籍合网 京东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188、 說苑 · 卷第十九

天下有道 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 夫功成制禮 治定作樂 禮樂者 行化之大者也 孔子曰:「移風易俗 莫善於樂;安上治民 莫善於禮 是故聖王修禮文 設庠序 陳鍾鼓 天子辟雍 諸侯泮宮 所以行德化 詩云:『鎬京辟雍 自西自東 自南自北 無思不服 』此之謂也 」 積恩為愛 積愛為仁 積仁為靈 靈臺之所以為靈者 積仁也 神靈者 天地之本 而為萬物之始也 是故文王始接民以仁 而天下莫不仁焉 文 德之至也 德不至則不能文 商者 常也 常者質 質主天;夏者 大也 大者 文也 文主地 故王者一商...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万方数据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京东 孔夫子旧书网

190、 世范 · 世范卷上

睦亲性格不可强求一致 【原文】人之至亲 莫过于父子兄弟 而父子兄弟有不和者 父子或因于责善 兄弟或因于争财 有不因责善、争财而不和者 世人见其不和 或就其中分别是非而莫名其由 盖人之性 或宽缓 或褊急 或刚暴 或柔懦 或严重 或轻薄 或持检 或放纵 或喜闲静 或喜纷拏 或所见者小 或所见者大 所禀自是不同 父必欲子之强合于己 子之性未必然;兄必欲弟之性合于己 弟之性未必然 其性不可得而合 则其言行亦不可得而合 此父子兄弟不和之根源也 况凡临事之际 一以为是 一以为非 一以为...

更多: 国图 籍合网 国图▪文津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191、 世范 · 世范卷下

治家严防门户安全 【原文】人之治家 须令垣墙高厚 藩篱周密 窗壁门关坚牢 随损随修 如有水窦之类 亦须常设格子 务令新固 不可轻忽 虽窃盗之巧者 穴墙剪篱 穿壁决关 俄顷可辨 比之颓墙败篱、腐壁敝门以启盗者有间矣 且免奴仆奔窜及不肖子弟夜出之患 如外有窃盗 内有奔窜及子弟生事 纵官司为之受理 岂不重费财力 【译述】人们住的地方 必须把院墙垒得高而厚实 围栏修得结实而严密 窗户、墙壁的关键枢纽要做得坚固牢靠 并且随时有损坏 随时修缮 如果有水道通向院外 也必须在水道口设置格子...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籍合网 知网万方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万方数据

192、 颜氏家训 · 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 是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1年)有关个人经历、思想、学识并对子孙进行告诫的古书 作者颜之推 分为七卷 二十篇 颜之推(公元531年~公元591年) 字介 原籍琅邪临沂(今中国东部山东临沂北) 先祖在东晋(公元317年~公元420年)时渡江 定居在建康 在后来侯景之乱时 梁元帝萧绎在江陵自立 颜之推任散骑侍郎 公元554年 西魏攻陷了江陵 颜之推被俘 后来在北齐任官 此后在北周和隋任职 他的 颜氏家训 是在隋灭陈 即公元589年之后完成的 颜之推士族出身 ...

更多: 国图▪文津 国图 知网万方 孔夫子旧书网 万方数据 京东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193、 了凡四训 · 了凡四训

袁了凡先生 本名袁黄 字坤仪;江苏省吴江县人 年轻时入赘到浙江省嘉善县姓殳的人家;因此 在嘉善县得了公费做县里的公读生 他於明穆宗隆庆四年(西元一五七 年) 在乡里中了举人;明神宗万历十四年(西元一五八六年)考上进士 奉命到河北省宝坻县做县长 过了七年升拔为兵部「职方司」的主管人 任中刚好碰到日寇侵犯朝鲜 朝鲜向中国求救兵 当时的「经略」(驻朝鲜军事长官)宋应昌奏准请了凡为「军前赞画」(参谋长)的职务 并兼督导支援朝鲜的军队 了凡先生家居生活俭朴 但每天诵经持咒 参禅打坐 修...

更多: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上海图书馆 国图▪文津 国图 京东

194、 袁氏世范 · 世范卷下 治家·贪生乃人之本性

「原文」飞禽走兽之与人 形性虽殊 而喜聚恶散 贪生畏死 其情则与人同 故离群则向人悲鸣 临庖则向人哀号 为人者既忍而不之顾 反怒其鸣号者有矣 胡不反己以思之 物之有望于人 犹人有望于天也 物之鸣号有诉于人 而人不之恤 则人之处患难、死亡、困苦之际 乃欲仰首叫号 求天之恤耶 大抵人居病患不能支持之时 及处囹圄不能脱去之时 未尝不反复究省平日所为 某者为恶 某者为不是 其所以改悔自新者 指天誓日可表 至病患平宁及脱去罪戾 则不复记省 造罪作恶无异往日 余前所言 若言于经历患难之...

更多: 万方数据 籍合网 上海图书馆 京东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知网万方

195、 袁氏世范 · 世范卷下 治家·狡诈子弟不可用

「原文」族人、邻里、亲戚有狡狯子弟 能恃强凌人 损彼益此 富家多用之以为爪牙 且得目前快意 此曹内既奸巧 外常柔顺 子弟责骂狎玩 常能容忍 为子弟者亦爱之 他日家长既没之后 诱子弟为非者皆此等人也 大抵为家长者必自老练 又其智略能驾驭此曹 故得其力 至于子弟 须贤明如其父兄 则可无虑 中材之人鲜不为其鼓惑 以致败家 唐史有言:“妖禽孽狐 当昼则伏息自如 得夜乃为之祥 ”正谓此曹 若平昔延接淳厚刚正之人 虽言语多拂人意 而子弟与之久处 则有身后之益 所谓“快意之事常有损 拂意...

更多: 国图▪文津 籍合网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196、 袁氏世范 · 世范卷下 治家·善待佃户

「原文」国家以农为重 盖以衣食之源在此 然人家耕种出于佃人之力 可不以佃人为重 遇其有生育、婚嫁、营造、死亡 当厚周之;耕耘之际 有所假贷 少收其息;水旱之年 察其所亏 早为除减;不可有非理之需;不可有非时之役;不可令子弟及干人私有所扰;不可因其仇者告语增其岁入之租;不可强其称贷 使厚供息;不可见其自有田园 辄起贪图之意 视之爱之 不啻于骨肉 则我衣食之源 悉借其力 俯仰可以无愧作矣 「译述」国家以农业为本 因为农业是人们的衣食之源 然而有的人家的地全是依靠佃户种的 怎么能...

更多: 京东 籍合网 万方数据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上海图书馆 孔夫子旧书网

197、 袁氏世范 · 世范卷下 治家·不让生人轻易入宅

「原文」尼姑、道婆、媒婆、牙婆及妇人以买卖、针灸为名者 皆不可令入人家 凡脱漏妇女财物及引诱妇女为不美之事 皆此曹也 「译述」尼姑、道婆、媒婆、牙婆以及妇人借做买卖和针灸名义上门的 都不能让他们到家中来 大凡拐骗妇女财物以及引诱妇女做越轨行为的事 都是这类人引起的 「评析」俗语说:“害人之心不可有 防人之心不可无 ”对于不认识的人上门 千万不要轻易让其入室 因为 对来者来讲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但对你来讲可能就是无事生事 ...

更多: 万方数据 京东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知网万方 孔夫子旧书网

198、 袁氏世范 · 世范卷下 治家·田界宜分明

「原文」人有田园山地 界至不可不分明 异居分析之初 置产制卖之际 尤不可不仔细 人之争讼多由此始 且如田亩 有因地势不平 分一丘为两丘者;有欲便顺并两丘为一丘者;有以屋基山地为田 又有以田为屋基园地者;有改移街、路、水圳者 官中虽有经界图籍 坏烂不存者多矣 况又从而改易 不经官司、邻保验证 岂不大启争端 人之田亩 有在上丘者 若常修田畔 莫令倾倒 人之屋基园地 若及时筑叠垣墙 才损即修 人之山林 若分明挑掘沟堑 才损即修 有何争讼 惟其卤莽 倾倒 修治失时 屋基园地止用篱围...

更多: 上海图书馆 国图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孔夫子旧书网

199、 袁氏世范 · 世范卷下 治家·纳税要积极

「原文」凡有家产 必有税赋 须是先截留输纳之资 临时为官中所迫 则举债认息 或托揽户兑纳而高价算还 是皆可以耗家 大抵曰贫曰俭自是贤德 又是美称 切不可以此为愧 若能知此 则无破家之患矣 「译述」凡是有家产的 就必须纳税 因此 必须事先把纳税的部分提留出来 剩下的用作日常的费用 如果当年的收入较少 也只得节俭 不能侵占用于纳税的钱 官府要临时开征赋税 年中如没有钱 就要靠借债来交税 甚至要托专门承税的人代为交纳然后得高价偿还 这些都足以使家庭破产 大概说你家贫、节俭是一种美...

更多: 京东 上海图书馆 知网万方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 籍合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万方数据

200、 袁氏世范 · 世范卷下 治家·公益事业要热心

「原文」乡人有纠率钱物以造桥、修路及打造渡航者 宜随力助之 不可谓舍财不见获福而不为 且如造路既成 吾之晨出暮归 仆马无疏虞 及乘舆马、过渡桥 而不至惴慄者 皆所获之福也 「译述」乡里有号召大家募捐钱物造桥、修路以及打造渡船的人 人们都应该根据自己的财力资助这类善举 不能说自己捐舍了钱财 而得不到好处就不干这样的事 而且如果将来道路修成了 你早出晚归 仆人、马匹都无危险 至于你乘轿车、骑马过河 也不至于担心受怕 这都是你所获得的好处 「评析」修路、造桥为积德的善举 古有“李...

更多: 国图▪文津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 知网万方 籍合网 上海图书馆 京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