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抱朴子外篇 · 自叙卷第五十

50 1抱朴子者,姓葛,名洪,字稚川 丹阳句容人也 其先葛天氏,盖古之有天下者也 後降为列国,因以为姓焉 洪曩祖为荆州刺史,王莽之篡,君耻事国贼,弃官而归,与东郡太守翟义共起兵 将以诛莽,为莽所败,遇赦免祸,遂称疾自绝於世 莽以君宗强,虑终有变,乃徙君於琅邪 君之子浦庐,起兵以佐光武,有大功 光武践祚,以庐为车骑 又迁骠骑大将军,封下邳僮县侯,食邑五千户 50 2开国初,侯之弟文,随侯征讨,屡有大捷 侯比上书为文讼功,而官以文私从兄行,无军名,遂不为论 侯曰:“弟与我同冒矢...

更多: 国图▪文津 上海图书馆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162、 二十四尊得道罗汉传 · 浣肠罗汉第十七尊

更多: 知网万方 上海图书馆 京东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163、 二十四尊得道罗汉传 · 现相罗汉第十八尊

大树龙王尊者 秦时人 生于西印度国 修持于城北大山树下 因名龙树王 聚徒五百 尝从树下讲经设法 因太子云自在请毗罗尊者于本山石室禅寂 遂得闻其宗旨 尝谓门人曰:“释氏之教 本有真源正派 若毫厘之差 千里之谬 我昔日是也 苟非毗罗老师印正 终日虽与汝等树下讲经 绝似梦中对人说话 只幻妄耳 汝辈入我法门 脚跟不可不仔细立定 认得真则点化易 渺茫恍惚 终于释家之道泮涣不相入矣 吾有金针数言 汝辈当时时 绎: 一叶扁舟泛渺茫 呈桡舞棹别宫商 云山水月都抛却 赢得庄周一梦长 尊者又谓...

更多: 国图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籍合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上海图书馆

164、 二十四尊得道罗汉传 · 焚佛罗汉第廿二尊

丹霞天然尊者 不知何许人 初习儒业 充郡庠弟子员 幼年恃质 学业空疏 不能主盟词坛 有司揭晓 尝列青衿之末 一经戒饬 遂发奋潜修 三年不出门户 致学问渊邃 文理精雅 有司考试 大加惊叹 历居上第 为庠中白眉 乡中以币帛聘为弟子型范者十数家 某年月日 以事例入长安应举 行至半途 宿一逆旅主人家 与一云游禅客同即次 禅客一见尊者举止言谈 不是庸常俗子 细阅之 谓其徒曰:“此公翩翩 释家风味 非学士大夫人物 倘亦儒名墨行 曳裾吾门者乎 此公不利出仕 只利作佛 不如指出津头渡口 使...

更多: 万方数据 京东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165、 二十四尊得道罗汉传 · 赋花罗汉第廿三尊

慧寂尊者 本姓叶氏 年十五 艳慕佛教 一日禀辞父母 欲出家披剃为僧 父母以“佛乃左道 惑世诬民 游手游食 不忠不孝 君子维持世道 方辞而辟之 何为治而精之 吾利汝为圣门弟子 不利汝为沙门罗汉 且儒家事业 有实功 有实效 非若释家虚无寂灭、渺茫不可凭据者也 汝能攻习儒者经书 达则为卿为相 不达则为师为友 千钟粟 出自书中;黄金屋 出自书中;如玉女 出自书中 平生志何所不遂 诗云:‘世上万般皆下品 思量惟有读书高 ’又云:‘只见读书朝北阙 哪闻念佛上西天 ’由此观之 汝正道不行...

更多: 上海图书馆 知网万方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国图 籍合网 万方数据

166、 二十四尊得道罗汉传 · 伏魔罗汉第二尊

马鸣尊者 忘其姓氏 不知何许人 初闻富那夜奢得佛法真传 在波罗国设教 弟子纷纷宗其法旨 亦促装往拜其门 愿受戒披剃 夜奢见其远来意诚 遂纳为门下 教之云:“方法本闲群生自闹 二能于有用 用中无用;无功 功上施功 则如来宗旨思过半矣 ”尊者在夜奢门下 不恃寸长 不矜片善 只一味将师道心解力行 积久扁有妙悟 一旦辞师求去 夜奢问曰:“青冥罔象意何如 无影无踪见也么 ”马鸣答曰:“土人会吸三江水 木女能吹六段歌 ”夜奢闻言叹曰:“不意此子勘破真宗 度越寻常万万矣 所谓雪中月色天然...

更多: 上海图书馆 孔夫子旧书网 知网万方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万方数据 国图▪文津

167、 二十四尊得道罗汉传 · 聪耳罗汉第三尊

陀难提尊者 姓瞿昙氏 生时顶有肉髻 相貌殊常 父母已奇其为发家伟器 不意长成为出家法器也 中华有一云游道士抵其家 精风鉴 见尊者与群儿戏 初阅之 疑其贵;复阅之 见其杀气太重 谓尊者曰:“凭贤郎相貌 恐不利于二老 越十五岁 不绍父事 自当崛起为一班人 ”父母曰:“即如先生所鉴 此儿后日能卓荦自立 双亲中间虽有伤破 亦数也 慰也 ” 道士曰:“汝第验之 ”尊者冲龄 神识日启 不学不虑 自知皈依佛道 及长 即用货财 自架一草庵 喜与四方僧侣相交游 日夜明心见性 欲参契如来法旨 ...

更多: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籍合网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 京东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168、 二十四尊得道罗汉传 · 抱膝罗汉第四尊

伽难提尊者 □筏城国王子也 国王初亦艰于嗣息 祷求神明 布施功果 历历为觅儿计 祖佛如来奏过天曹 始抱尊者送国王夫人投胎 尊者一离母腹 即能言尘世中事 国王惊疑不敢近 夫人曰:“子生能言 馨儿也 或者上帝格尔宰制得理 布施有功 降此英物 以拓大汝之统绪 也未见得 妾观古典 人家早言之子 钟问气所生 祥瑞也 后来果有大用 汝子生而能言 安知前身非圣贤耶 吾与妆善抚之 坐观他后来作用 ”国王曰:“善 形生肖鬼 此异也 言早肖人何足异哉 梓童之言 大快予心 予于此子有厚望矣 ” ...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 上海图书馆 孔夫子旧书网 籍合网 万方数据 京东

169、 二十四尊得道罗汉传 · 绯衣罗汉第八尊

尊者名鹤勒那 姓婆罗门 年七岁不俣 出家为僧 受得道比丘点化 即能超悟佛旨 天性幼成 凡见乡间颠建无靠 即喜赒恤济 恶不才 即喜化导 尝游行聚落 见民间所崇奉淫祠 辄入庙中 指其神叱之曰:“汝妖神为谁 敢在此妄兴祸福 幻惑欺民 未见汝有何惠泽及民 惟见民四时殚膏祀汝 灾不能御 患不能捍 则将焉用汝神哉 汝所以得依依于此者 恃有庙宇为栖止也 吾将□其居 火其书 毁其遗像 俾汝祸福不得 民间所有 上得输国课 中得养父母 下得育妻子也 ”手一挥指 鬼神护之 风雨飘摇 庙宇即为倾圮...

更多: 京东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万方数据 籍合网 国图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孔夫子旧书网

170、 二十四尊得道罗汉传 · 振铎罗汉第十二尊

普化尊者 未详名姓 亦未知何许人 从何时出家 从何师得道 俱失于查考 但尊者为人 不拘绳检 放荡于礼法之外 尝提化街中 佯狂无度 手中执持一铎 凡见人无高下 只振铎一声 乞求施予 时人见其所为如此 有似木铎劝化者然 故遂号普化和尚 尝居止无垢庵 作为证悟之言曰: 佛体本无为 迷情妄分别 法身等虚空 未曾有生灭 有缘便出世 无缘佛入灭 处处化众生 犹如水中月 非明亦非幽 无生亦非灭 生亦未曾生 灭亦未曾灭 了见无心处 自然无法说 又七言诗曰: 烛□无为□目人 不除妄想不求真 ...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上海图书馆 籍合网 国图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京东

171、 高僧傳 · 高僧傳卷第一

梁會稽嘉祥寺沙門釋慧皎撰 譯經上攝摩騰一竺法蘭二安清三支樓迦讖四曇柯迦羅五康僧會六維祇難七竺曇摩羅剎八帛遠九帛尸梨密十僧伽跋澄十一曇摩難提十二僧伽提婆十三竺佛念十四曇摩耶舍十五 攝摩騰 本中天竺人 善風儀 解大小乘經 常遊化為任 昔經往天竺附庸小國講金光明經 會敵國侵境 騰惟曰 經云 能說此經法 為地神所護 使所居安樂 今鋒鏑方始 曾是為益乎 乃誓以忘身 躬往和勸 遂二國交歡 由是顯達 漢永平中 明皇帝夜夢金人飛空而至 乃大集群臣 以占所夢 通人傅毅奉答 臣聞西域有神 其名...

更多: 国图 国图▪文津 籍合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知网万方 孔夫子旧书网

172、 高僧傳 · 高僧傳卷第四(義解一)

梁會稽嘉祥寺沙門釋慧皎撰朱士行一支孝龍二康僧淵三竺法雅四康法朗五竺法乘六竺潛深七支道林八于法蘭九于法開十于道邃十一竺法崇十二竺法義十三竺僧度十四 朱士行 潁川人 志業方直勸沮不能移其操 少懷遠悟脫落塵俗 出家已後專務經典 昔漢靈之時竺佛朔譯出道行經 即小品之舊本也 文句簡略意義未周 士行嘗於洛陽講道行經 覺文章隱質諸未盡善 每歎曰 此經大乘之要 而譯理不盡 誓志捐身遠求大本 遂以魏甘露五年發迹雍州 西渡流沙既至于闐 果得梵書正本凡九十章 遣弟子不如檀 此言法饒 送經梵本還歸...

更多: 国图 籍合网 国图▪文津 万方数据 上海图书馆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知网万方 京东

173、 高僧傳 · 高僧傳卷第七(義解四)

梁會稽嘉祥寺沙門釋慧皎撰竺道生一釋慧叡二釋慧嚴三釋慧觀四釋慧義五釋道淵六釋僧弼七釋慧靜八釋僧苞九釋僧詮十釋曇鑒十一釋慧安十二釋曇無成十三釋僧含十四釋僧徹十五釋曇諦十六釋僧導十七釋道汪十八釋慧靜十九釋法愍二十釋道亮二十一釋梵敏二十二釋道溫二十三釋曇斌二十四釋慧亮二十五釋僧鏡二十六釋僧瑾二十七釋道猛二十八釋超進二十九釋法珍三十釋道猷三十一釋慧通三十二 竺道生 本姓魏 鉅鹿人 寓居彭城家世仕族 父為廣戚令 鄉里稱為善人 生幼而頴悟聰哲若神 其父知非凡器 愛而異之 後值沙門竺法汰 ...

更多: 万方数据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 京东 知网万方 籍合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上海图书馆

174、 庚桑子 · 臣道第五

夫国之将兴也 朝廷百吏 或短或长 或丑或美 或怡或厉 或是或非 虽听其言 观其貌 有似不同 然察其志、征其心 尽于为国 所以刚讦不怨 黜退不愕 得其中无违乎理 故天不惑其时 坠不乏其利 人不乱其事 鬼神开赞 蛮夷柔同 保合太和 万物化育 国之将亡也 朝廷百吏姿貌多美 颜色谐和 词气华柔 动止详润 虽观其貌、听其言 有若欢洽 然察其志、征其心 尽在竟位 所以闻奇则怪 见异必愕 狙嫉相蒙 遂丧其道 故天告灾时 坠生反物 人作凶德 鬼神间祸 戎狄交侵 丧乱弘多 万物不化 夫不伤货...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万方数据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国图 上海图书馆 京东 籍合网

175、 庚桑子 · 贤道第六

贤良所以屡求而不至 难进而易退者 非为爱身而不死王事 适恐尽忠而主莫之信耳 自知有材识之人 外恭谨而内无忧 其于众也 和正而不狎 亲之则弥庄 疏之则退去而不怨 穷厄则以命自宽 荣达则以道自正 人有视其仪贤也 听其声贤也 征神课识 或负所望 夫贤人其见用也 入则讽誉 出则龚默 职司勤辨 居室俭闲 其未见用也 藏身于众 藏识於目 藏言于口 饱食安步 独善其身 贞而不怨 智者不疑事 识者不疑人 有识之士行危而色不可疏 言逊而理不可拔 凡谓贤人不自称贤 效在官政 功在事事 太平之时...

更多: 上海图书馆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 籍合网 国图▪文津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万方数据 京东 知网万方

176、 太微灵书紫文琅玕华丹神真上经 · 太微灵书紫文琅玕华丹神真上经

微灵书紫文琅玕华丹神真上经 经名:太微灵书紫文琅玕华丹神真上经 简称 琅玕华丹 撰人不详 约出於东晋南朝 原系 灵书紫文 之一篇 复分出单行 底本出处: 正统道藏 洞真部方法类 太微灵书紫文琅玕华丹神真上经 先斋於山林之中四十日 不交外事 乃就作神泥 比竟百日 令泥釜竟也 取耐烧土釜 容三斗者 白赤无所在 唯令堪火 不坼破者耳 作神泥法:东海左顾牡蛎六分、纷蝼土三分、马脱落细毛一分、滑石三分、赤石脂三分、羊细毛二分、大盥半分 合七物 合捣下细筛 和以百日醶 更捣三万杵 若泥...

更多: 京东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万方数据 国图 上海图书馆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籍合网 知网万方

177、 敦煌变文集新书 · 引 言

敦煌石室藏書的發現 震動了國際學術界 其中最重要而絕傳已久的變文 尤為近代學人所注目 關於變文的名稱、體製、流變、範圍 孫楷第、向達、王重民、周紹良等著名學者考證綦詳 發揮甚備 在此不擬多加討論 關於彙集變文材料 以供學人研究與參考者 前有周紹良編的敦煌變文彙錄 後有王重民等所合編的敦煌變文集 王編根據一百八十七個寫本 過錄之後 經過互校 編成七十八種 每一種 篇中有旁注 篇末有校記 就資料供應 披閱便利方面看來 已被國際學者公認是所有變文輯本中最豐富的一部 王重民先生自己...

更多: 万方数据 籍合网 知网万方 上海图书馆 孔夫子旧书网

178、 敦煌变文集新书 · 敘 例

敦煌變文集新書的編次 和敦煌變文集頗有不同 新書是根據變文的發展過程 和變文的形式與內容來排列的 早期的變文居前 孳生的變文置後 變文的形式和內容大約可分成兩大類:第一類是講唱佛經和佛家故事的 第二類是講唱中國歷史故事的 第一類又可分成三種:第一種是按照佛經的經文 先作通俗的講解 再用唱詞重複解說一遍;第二種是講說釋迦牟尼太子出家成佛的故事;第三種是講佛弟子和佛教的故事 後兩種還是有說有唱 第二類也可分為三種 但不以故事內容分 而是按形式分的 第一種有說有唱 第二種有說無唱...

更多: 籍合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京东 知网万方

179、 敦煌变文集新书 · 卷 五

一、〔伍子胥變文〕 昔周國欲末 六雄競起 八□諍(爭)侵 南有楚國平王 安仁(人)治化者也 王乃朝庭萬國 神威遠振 統領諸邦 外典明臺 內昇宮殿 南與天門作鎮 北以淮海為關 東至日月為邊 西與佛國為境 開山川而地軸 調律呂以辯陰陽 駕紫極以定天闕 撼黃龍而來負翼 六龍降瑞 地像嘉和 風不鳴條 雨不破塊 街衢道路 濟濟鏘鏘 蕩蕩坦坦然 留名萬代 楚之上相 姓仵(伍)名奢 文武附身 情存社稷 手提三尺之劍 清(請)託六尺之軀 萬邦受命 性行淳直 議(儀)節忠貞 意若風雲 心如鐵...

更多: 国图▪文津 京东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籍合网

180、 敦煌变文集新书 · 卷 七

一、孔子項託相問書 昔者夫子東遊 行至荊山之下 路逢三箇小兒 二小兒作戲 一小兒不作戲 夫子怪而問曰:「何不戲乎 」小兒答曰:大戲相煞 小戲相傷 戲而無功 衣破裏空 相隨擲石 不〔如〕歸舂 上至父母 下及兄弟 只欲不報 恐受無禮 善思此事 是以不戲 何謂怪乎 項託有相 隨擁土作城 在內而坐 夫子語小兒曰:「何不避車 」小兒答曰:昔聞聖人有言:上知天文 下知地里(理) 中知人情 從昔至今 只聞車避城 豈聞城避車 」夫子當時無言而對 遂乃車避城下道 遣人往問:「此是誰家小兒 何...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籍合网 京东 知网万方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 国图▪文津 万方数据 上海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