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洗冤集录 · 三十八、牛马踏死

凡被马踏死者 尸色微黄 两手散 头发不慢 口、鼻中多有血出 痕黑色 被踏要害处便死 骨折、肠脏出 若只筑倒或踏不着要害处 即有皮破、瘾赤黑痕 不致死 驴足痕小 牛角触着 若皮不破 伤亦赤肿 触着处多在心头、胸前 或在小腹、胁肋亦不可拘 ...

更多: 籍合网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142、 洗冤集录 · 三十九、车轮拶死

凡被车轮拶死者 其尸肉色微黄 口、眼开 两手微握 头髻紧 凡车轮头拶着处 多在心头、胸前并两胁肋要害处便死 不是要害不致死 ...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万方数据 国图▪文津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143、 洗冤集录 · 四十、雷震死

凡被雷震死者 其尸肉色焦黄 浑身软黑 两手拳散、口开、眼(兑皮) 耳后、发际焦黄 头髻披散 烧着处皮肉紧硬而挛缩 身上衣服被天火烧烂 或不火烧 伤损痕迹多在脑上及脑后 脑缝多开 鬓发如焰火烧着 从上至下 时有手掌大片浮皮 紫赤 肉不损 胸、项、背、膊上或有似篆文痕 ...

更多: 京东 籍合网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文津

144、 洗冤集录 · 四十一、虎咬死

凡被虎咬死者 尸肉色黄 口、眼多开 两手拳握 发髻散乱 粪出 伤处多不齐整 有舌舐齿咬痕迹 虎咬人多咬头项上 身上有爪痕掰损痕 伤处成窟或见骨 心头、胸前、臂、腿上有伤处 地上有虎迹 勒画匠画出虎迹 并勒村甲及伤人处邻人供责为证 一云:虎咬人月初咬头项 月中咬腹背 月尽咬两脚 猫儿咬鼠亦然 ...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籍合网 知网万方 京东 国图▪文津 国图

145、 洗冤集录 · 四十三、酒食醉饱死

凡验酒食醉饱致死者 先集会首等 对众勒仵作行人用醋汤洗检 在身如无痕损 以手拍死人肚皮 膨胀而响者 如此即是因酒食醉饱过度 腹胀心肺致死 仍取本家亲的骨肉供状 述死人生前常吃酒多少致醉 及取会首等状 今来吃酒多少数目 以验致死因依 ...

更多: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上海图书馆 国图 京东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147、 洗冤集录 · 四十五、男子作过死

凡男子作过太多 精气耗尽、脱死于妇人身上者 真伪不可不察 真则阳不衰 伪者则痿 ...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京东 籍合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国图

148、 洗冤集录 · 四十六、遗路死

或是被打死者扛在路傍 耆正只申官作遗路死尸 须是子细 如有痕迹 合申官多方体访 ...

更多: 上海图书馆 国图▪文津 国图 万方数据 知网万方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149、 洗冤集录 · 五十三、验状说

凡验状 须开具死人尸首元在甚处 如何顿放 彼处四至 有何衣服在彼 逐一各检劄名件 其尸首有无雕青、灸瘢 旧有何缺折肢体及伛偻、拳跛、秃头、青紫、黑色、红志、肉瘤、蹄踵诸般疾状 皆要一一于验状声载 以备证验诈伪 根寻本原推勘 及有不得姓名人尸首 后有骨肉陈理者 便要验状证辨观之 今之验状若是简略 具述不全 致妨久远照用 况验尸首 本缘非理、狱囚、军人、无主死人 则委官定验 兼官司信凭检验状推勘 何可疏略 又况验尸失当 致罪非轻 当是任者切宜究之 ...

更多: 上海图书馆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 籍合网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国图▪文津

150、 景岳全书 · 卷之五道集脈神章中

通一子脈義脈神一脈者 血氣之神 邪正之鑒也 有諸中必形諸外 故血氣盛者脈必盛 血氣衰者脈必衰 無病者脈必正 有病者脈必乖 矧人之疾病 無過表裏寒熱虛實 只此六字 業已盡之 然六者之中 又惟虛實二字為最要 蓋凡以表證 裏證 寒證 熱證 無不皆有虛實 既能知表裏寒熱 而復能以虛實二字決之 則千病萬病 可以一貫矣 且治病之法 無踰攻補 用攻用補 無踰虛實 欲察虛實 無逾脈息 雖脈有二十四名 主病各異 然一脈能兼諸病 一病亦能兼諸脈 其中隱微 大有玄秘 正以諸脈中亦皆有虛實之變耳 ...

更多: 京东 万方数据 知网万方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 国图▪文津 籍合网

151、 景岳全书 · 卷之六道集脈神章下

[難經]脈義獨取尺寸一一難曰:十二經皆有動脈 獨取寸口以決五臟六腑死生吉凶之法 何謂也 然寸口者 脈之大會 手太陰之脈動也 二難曰:脈有尺寸 何謂也 從關至尺是尺內 陰之所治也;從關至魚際是寸口內 陽之所治也 故分寸為尺 分尺為寸 脈有輕重二五難曰:脈有輕重 何謂也 然:初持脈如三菽之重 與皮毛相得者 肺部也 如六菽之重 與血脈相得者 心部也 如九菽之重 與肌肉相得者 脾部也 如十二菽之重 與筋平者 肝部也 按之至骨 舉指來疾者 腎部也 故日輕重也 陰陽呼吸三四難曰:脈有陰...

更多: 国图▪文津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国图 知网万方 上海图书馆 籍合网

152、 景岳全书 · 卷之十四性集雜證謨

瘧疾經義瘧論帝曰:夫痎瘧皆生於風 其畜作有時者 何也 岐伯曰:瘧之始發也 先起於毫毛 伸欠乃作 寒慄鼓頷 腰脊俱痛 寒去則內外皆熱 頭痛如破 渴欲冷飲 帝曰:何氣使然 曰:陰陽上下交爭 虛實更作 陰陽相移也 陽并於陰 則陰實而陽虛 陽明虛則寒慄鼓頷也;巨陽虛則腰背頭項痛;三陽俱虛則陰氣勝 陰氣勝則骨寒而痛 寒生於內 故中外皆寒 陽盛則外熱 陰虛則內熱 外內皆熱 則喘而渴 故欲冷飲也 此皆得之夏傷於暑 熱氣盛 藏於皮膚之內 腸胃之外 此榮氣之所舍也 此令人汗空疏 腠理開 因得...

更多: 上海图书馆 知网万方 籍合网 国图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153、 景岳全书 · 卷之十六理集雜證謨

虛損經義上古天真論曰:今時之人 以酒為漿 以妄為常 醉以入房 以欲竭其精 以耗散其真 不知持滿 不時御神 務快其心 逆於生樂 起居無節 故半百而衰也 陰陽應象大論曰: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 起居衰矣 宣明五氣篇曰:久視傷血 久臥傷氣 久坐傷肉 久立傷骨 久行傷筋 評熱病論曰:邪之所湊 其氣必虛 陰虛者 陽必湊之 本神篇曰:五臟主藏精者也 不可傷 傷則失守而陰虛 陰虛則無氣 無氣則死矣 通評虛實論曰:邪氣盛則實 精氣奪則虛 經脈別論曰:勇者氣行則已 怯者則著而為病 口問篇曰:邪之...

更多: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国图

154、 景岳全书 · 卷之十七理集雜證謨

飲食門經義平人氣象論曰:平人之常氣稟於胃 胃者平人之常氣也 人無胃氣曰逆 逆者死 人以水穀為本 故人絕水穀則死 脈無胃氣亦死 所謂無胃氣者 但得真臟脈 不得胃氣也 營衛生會篇曰:人受氣於穀 穀入於胃 以傳於肺 五臟六腑 皆以受氣 其清者為營 濁者為衛 營在脈中 衛在脈外 五味篇曰:天地之精氣 其大數常出三入一 故穀不入 半日則氣衰 一日則氣少矣 平人絕穀篇曰:腸胃之中常留穀二斗 水一斗五升;故平人日再後 後二升半 一日中五升 七日五七三斗五升 而留水穀盡矣 故平人不食飲七日...

更多: 知网万方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籍合网 国图 国图▪文津 上海图书馆

155、 医学源流论 · 原序

医 小道也 精义也 重任也 贱工也 古者大人之学 将以治天下国家 使无一夫不被其泽 甚者天地位而万物育 斯学者之极功也 若夫日救一人 月治数病 顾此失彼 虽数十里之近 不能兼及 况乎不可治者 有非使能起死者而使之生 其道不已小乎 虽然 古圣人之治病也 通于天地之故 究乎性命之源 经络、脏腑、气血、骨脉 洞然如见 然后察其受病之由 用药以驱除而调剂之 其中自有玄机妙悟 不可得而言喻者 盖与造化相维 其义不亦精乎 道小 则有志之士有所不屑为 义精 则无识之突有所不能窥也 人之所...

更多: 京东 上海图书馆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文津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 知网万方

156、 医学源流论 · 卷上·治病不必分经络脏腑论

病之分经络脏腑 夫人知之 于是天下遂有因经络脏腑之说 而拘泥附会 又或误认穿凿 并有借此神其说以欺人者 盖治病之法多端 有必求经络脏腑者 有不必求经络脏腑者 盖人之气血无所不通 而药性之寒热温凉有毒无毒 其性亦一定不移 入于人身 其功能亦无所不到 岂有其药止入某经之理 即如参耆之类 无所不补;砒鸩之类 无所不毒 并不专于一处也 所以古人有现成通治之方 如紫金锭、至宝丹之类 所治之病甚多 皆有奇效 盖通气者无气不通 解毒者无毒不解 消痰者无痰不消 其中不过略有专宜耳 至张洁古...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万方数据 国图▪文津 国图 籍合网

157、 医学源流论 · 卷上·君火相火论

近世之论心火谓之君火 肾火谓之相火 此说未安 盖心属火而位居于上 又纯阳而为一身之主 名曰君火 无异议也 若肾中之火 则与心相远 乃水中之火也 与心火不类 名为相火 似属非宜 盖阴阳互藏其宅 心固有火 而肾中亦有火 心火为火中之火 肾火为水中之火 肾火守于下 心火守于上 而三焦为火之道路 能引二火相交 心火动则肾中之浮火亦随之 肾火动而心中之浮火亦随之;亦有心火动而肾火不动 其患独在心 亦有肾火动而心火不动 其害独在肾 故治火之法 必先审其何火 而后用药有定品 治心火以苦寒...

更多: 京东 籍合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上海图书馆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158、 医学源流论 · 卷上·臌膈论

臌膈同为极大之病 然臌可治而膈不可治 盖臌者有物积中 其症属实 膈者不能纳物 其症属虚 实者可治 虚者不可治 虚其常也 臌之为病 因肠胃衰弱不能运化 或痰或血 或气或食 凝结于中 以致膨脝胀满 治之当先下其结聚 然后补养其中气 则肠胃渐能克化矣 内经 有鸡矢醴方 即治法也 后世治臌之方 亦多见效 惟脏气已绝 臂细脐凸 手心及背平满 青筋绕腹 种种恶症齐现则不治 若膈症乃肝火犯胃 木来侮土 谓之贼邪 胃脘枯槁不复用事 惟留一线细窍 又为痰涎瘀血闭塞 饮食不能下达 即勉强纳食 ...

更多: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籍合网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159、 医学源流论 · 卷上·内伤外感论

七情所病 谓之内伤;六淫所侵 谓之外感 自 内经 、 难经 以及唐宋诸书 无不言之 深切着明矣 二者之病 有病形同而病因异者 亦有病因同而病形异者;又有全乎外感 全乎内伤者;更有内伤兼外感 外感兼内伤者 则因与病又互相出入 参错杂乱 治法迥殊 盖内伤由于神志 外感起于经络 轻重浅深 先后缓急 或分或合 一或有误 为害非轻 能熟于 内经 及仲景诸书 细心体认 则虽其病万殊 其中条理井然 毫无疑似 出入变化 无有不效 否则彷徨疑虑 杂药乱投 全无法纪 屡试不验 更无把握 不咎己...

更多: 京东 知网万方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文津 上海图书馆 籍合网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