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濒湖脉学 · 考证诸书目

黄帝素问 王启玄注 灵枢经 、 太苍公生死秘要 、 皇甫谧甲乙经 玄珠密语 、 扁鹊脉经 诸家注解 难经 吕广 杨玄操 庞安时 陈瑞孙 虞庶 丁德用 宋延臣 谢晋翁 王宗正 张元素 滑伯仁 熊宗立 纪天锡 周与权 张世贤 华陀脉经 、 仲景金匮方 、 仲景伤寒论 成无己注 王叔和脉经 诸氏遗书 澄 千金方论 孙真人 徐氏脉经 文伯 巢氏遗书 元方 外台秘要 王焘 吴广脉赋 、 玉函经 杜光庭 太平圣惠方 诸家注解 高阳生脉诀 通真子 张洁古 沈氏 李希范 张世贤 池氏 匆吮...

更多: 籍合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上海图书馆 国图▪文津

162、 濒湖脉学 · 濒湖脉学·浮

浮 阳 浮脉:举之有余 按之不足 脉经 如微风吹鸟背上毛 厌厌聂聂 轻泛貌 如循榆夹 素问 如水漂木 崔氏 如捻葱叶 黎氏 浮脉法天 有轻清在上之象 在卦为乾 在时为秋 在人为肺 又谓之毛 太过则中坚旁虚 如循鸡羽 病在外也 不及则气来毛微 病在中也 脉诀 言:“寻之如太过 乃浮兼洪紧之象 非浮脉也 ” 【体状诗】 浮脉惟从肉上行 如循榆夹似毛轻 三秋得令知无恙 久病逢之却可惊 【相类诗】 浮如木在水中浮 浮大中空乃是芤 拍拍而浮是洪脉 来时虽盛去悠悠 浮脉轻平似捻葱 虚来...

更多: 知网万方 籍合网 京东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上海图书馆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文津 万方数据

163、 濒湖脉学 · 濒湖脉学·沉

沉 阴 沉脉:重手按至筋骨乃得 脉经 如绵里砂内刚外柔 杨氏 如石投水 必极其底 沉脉法地 有渊泉在下之象 在卦为坎 在时为冬 在人为肾 又谓之石 亦曰营 太过则如弹石 按之益坚 病在外也 不及则气来虚微去微 去如数者 病在中也 脉诀 言:“缓度三关 状如烂绵者 非也 ”沉有缓数及各部之沉 烂绵乃弱脉 非沉也 【体状诗】 水行润下脉来沉 筋骨之间耍滑匀 女子寸兮男子尺 四时如此号为平 【相类诗】 沉帮筋骨自调匀 伏则推筋着骨寻 沉细如绵真弱脉 弦长实大是牢形 沉行筋间 伏行...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京东 国图 籍合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上海图书馆

164、 濒湖脉学 · 濒湖脉学·数

数 阳 数脉:一息六至 脉经 脉流薄疾 素问 数为阴不胜阳 故脉来太过 浮沉迟数脉之纲领 素问 脉经 皆为正脉 脉诀 立七表八里 而遗数脉止于心脏 其妄甚矣 【体状诗】 数脉息间常六至 阴微阳盛必狂烦 浮沉表里分虚实 惟有儿童作吉看 【相类诗】 数比平人多一至 紧来如数似弹绳 数而时止名为促 数见关中动脉形 数而弦急为紧 流利为滑 数而有止为促 数甚为疾 数见关中为动 【主病诗】 数脉为阳热可知 只将君相火来医 实宜凉泻虚温补 肺病秋深却畏之 寸数咽喉口舌疮 吐红咳嗽肺生疡...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籍合网 万方数据 知网万方 国图 上海图书馆 京东

165、 濒湖脉学 · 濒湖脉学·涩

涩 阴 涩脉:细而迟 往来难 短且散 或一止复来 脉经 参伍不调 素问 如轻刀刮竹 脉诀 如雨沾沙 通真子 如病蚕食叶 涩为阳气有余 气盛则血少 故脉来蹇滞 而肺宜之 脉诀 言:“指下寻之似有 举之全无 ”与 脉经 所云绝不相干 【体状诗】 细迟短涩往来难 散止依稀应指间 如雨沾沙容易散 病蚕食叶慢而艰 【相类诗】 参伍不调名曰涩 轻刀刮竹短而难 微似秒芒微耎甚 浮沉不别有无间 细迟短散时一止曰涩 极细而耎重按若绝曰微 浮而柔细曰濡 沉而柔细曰弱 【主病诗】 涩缘血少或伤精...

更多: 国图▪文津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 知网万方 京东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万方数据 上海图书馆

166、 濒湖脉学 · 濒湖脉学·短

短 阴 短脉:不及本位 脉诀 应指而回不能满部 脉经 戴同父云:短脉只见尺寸 若关中见短 上不通寸 下不通尺 是阴阳绝脉 必死矣 故关不诊短 黎居士云:长短未有定体 诸脉举按之 附过于本位者为长 不及本位者为短 长脉属肝 宜于春 短脉属肺 宜于秋 但诊肝肺 长短自见 短脉两头无 中间有 不及本位 乃气不足以前导其血也 【体状相类诗】 两头缩缩名为短 涩短迟迟细且难 短涩而浮秋喜见 三春为贼有邪干 涩微动结 皆兼短脉 【主病诗】 短脉惟于尺寸寻 短而滑数酒伤神 浮为血涩沉为痞...

更多: 国图 籍合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京东 知网万方 上海图书馆

167、 濒湖脉学 · 濒湖脉学·紧

紧 阳 紧脉:来往有力 左右弹人手 素问 如转索无常 仲景 数如切绳 脉经 如纫箄线 丹溪 紧乃热为寒束之脉 故急数如此 要有神气 素问 谓之急 脉诀 言 寥寥入尺来 崔氏言:如线 皆非紧状 或以浮紧为弦 沉紧为牢 亦近似耳 【体状诗】 举如转索切如绳 脉象因之得紧名 总是寒邪来作寇 内为腹痛外身疼 【相类诗】 见弦实 【主病诗】 紧为诸痛主于寒 喘欬风痫吐冷痰 浮紧表寒须发越 紧沉温散自然安 寸紧人迎气口分 当关心腹痛沉沉 尺中有紧为阴冷 定是奔豚与疝疼 诸紧为寒为痛 人...

更多: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京东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168、 濒湖脉学 · 濒湖脉学·缓

缓 阴 缓脉:去来小驶于迟 脉经 一息四至 戴氏 如丝在经 不卷其轴 应指和缓 往来甚匀 张太素 如初春杨柳舞风之象 杨玄和 如微风轻飐柳梢 滑伯仁 缓脉在卦为坤 在时为四季 在人为脾 阳寸阴尺 上下同等 浮大而耎 无有偏胜者 平脉也 若非其时 即为有病 缓而和匀 不浮不沉 不疾不徐 不微不弱者 即为胃气 故杜光庭云:欲知死期何以取 古贤推定五般土 阳土须知不遇阴 阴土遇阴当细数 详 玉函经 【体状诗】 缓脉阿阿四至通 柳梢袅袅飐轻风 欲从脉里求神气 只在从容和缓中 【相类...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知网万方 京东 国图 上海图书馆 孔夫子旧书网

169、 濒湖脉学 · 濒湖脉学·促

促 阳 促脉:来去数时 一止复来 脉经 如蹶之趣 徐疾不常 黎氏 脉经 但言:数而止为促 脉诀 乃云:并居寸口不言时止者 谬矣 数止为促 缓止为结 何独寸口哉 【体状诗】 促脉数而时一止 此为阳极欲亡阴 三焦郁火炎炎盛 进必无生退可生 【相类诗】 见代脉 【主病诗】 促脉惟将火病医 其因有五细推之 时时喘咳皆痰积 或发狂斑与毒疽 促主阳盛之病 促结之因皆有气、血、痰、饮、食 五者之别 一有留滞 则脉必见止也 ...

更多: 籍合网 万方数据 国图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170、 濒湖脉学 · 濒湖脉学·代

代 阴 代脉:动而中止 不能自还 因而复动 仲景 脉至还入尺 良久方来 吴氏 脉一息五至 肺心脾肝肾五脏之气皆足 五十动而一息 合大衍之数 谓之平脉 反此则止乃见焉 肾气不能至 则四十动一止 肝气不能至 则三十动一止 盖一朦之气衰 而他脏之气代至也 经曰:代则气衰 滑伯仁曰:若无病赢瘦 脉代者 危脉也 有病而气血乍损 气不能续者 只为病脉 伤寒心悸脉 代者复脉汤主之 妊娠脉代者 其胎百日代之 生死不可不辩 【体状诗】 动中而止不能还 复动因而作代看 病者得之犹可疗 平人却与...

更多: 京东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 万方数据 知网万方 上海图书馆

171、 脉经 · 脉经卷第一

脉形状指下秘诀第一 浮脉 举之有余 按之不足 芤脉 浮大而软 按之中央空 两边实 洪脉 极大在指下 滑脉 往来前却流利 展转替替然 与数相似 数脉 去来促急 促脉 来去数 时一止复来 弦脉 举之无有 按之加弓弦状 紧脉 数如切绳状 沉脉 举之不足 按之有余 伏脉 极重指按之 着骨乃得 革脉 有似沉、伏、实、大而长 微弦 实脉 大而长 微强 按之隐指愊愊然 微脉 极细而软或欲绝 若有若无 涩脉 细而迟 往来难且散 或一止复来 细脉 小大于微 常有 但细耳 软脉 极软而浮、细 弱...

更多: 国图 知网万方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籍合网 万方数据

172、 脉经 · 脉经卷第五

张仲景论脉第一 问曰:脉有三部 阴阳相乘 荣卫气血 在人体躬 呼吸出入 上下于 中 因息游布 津液流通 随时动作 效象形容 春弦秋浮 冬沉夏洪 察 色观脉 大小不同 一时之间 变无经常 尺寸参差 或短或长 上下乖错 或存或亡 病辄改易 进退低昂 心迷意惑 动失纪纲 愿为缕阵 令得分 明 师曰:子之所问 道之根源 脉有三部 尺寸及关 荣卫流行 不失衡 铨 肾沉心洪 肺浮肝弦 此自经常 不失铢分 出入升降 漏刻周旋 水 下二刻 脉一周身 旋复寸口 虚实见焉 变化相乘 阴阳相干 风...

更多: 国图▪文津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 籍合网

173、 脉经 · 脉经卷第七

病不可发汗证第一少阴病 脉细沉数 病为在里 不可发其汗 脉浮而紧 法当身体疼痛 当以汗解 假令尺中脉迟者 不可发其汗 何以故然此为荣气不足 血微少故也 少阴病 脉微 不可发其汗 无阳故也 脉濡而弱 弱反在关 濡反在颠 微反在上 涩反在下 微则阳气不足 涩则无血 阳气反微 中风汗出 而反躁烦;涩则无血 厥而且寒 阳微发 汗 躁不得眠 动气在右 不可发汗 发汗则衄而渴 心苦烦 饮即吐水 动气在左 不可发汗 发汗则头眩 汗不止 筋惕肉瞤 动气在上 不可发汗 发汗则气上冲 正在心端 ...

更多: 国图▪文津 万方数据 京东 籍合网 知网万方 孔夫子旧书网

174、 奇经八脉考 · 阴维脉

阴维起于诸阴之交 其脉发于足少阴筑宾穴 为阴维之郄 在内踝上五吋腨肉分中 上循股内廉 上行入小腹 会足太阴、厥阴、少阴、阳明于府舍在腹哀下三吋 去腹中行四吋半 上会足太阴于大横腹哀大横在腹哀下一吋五分 腹哀在日月下一吋五分 并去腹中行四吋半 循胁肋 会足厥阴于期门直乳下一吋半 上胸膈 挟咽 与任脉会于天突、廉泉 上至顶前而终天突在结喉下四吋半宛宛中 廉泉在结喉下二吋中央是穴 凡一十四穴 ...

更多: 国图 万方数据 籍合网 京东 上海图书馆 知网万方

175、 奇经八脉考 · 阳维脉

阳维起于诸阳之会 其脉发于足太阳金门穴 在足外踝下一吋五分 上外踝七吋 会足少阳于阳交 为阳维之郄在外踝上七吋 斜属二阳之间 循膝外廉 上髀厌 抵少腹侧 会足少阳于居髎在章门下八吋监骨上陷中 循胁肋 斜上肘上 会手阳明、手足太阳于臂臑在肘上七吋两筋罅陷中 肩髃下一吋 过肩前 与手少阳会于臑会、天髎 臑会在肩前廉去肩端三吋宛宛中 天髎在缺盆中上毖骨际陷中央 却会手足少阳、足阳明于肩井在肩上陷中 缺盆上大骨前一吋五分 入肩后 会手太阳、阳蹻于臑腧在肩后大骨下胛上廉陷中 上循耳后...

更多: 国图 国图▪文津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万方数据 籍合网 知网万方

176、 奇经八脉考 · 阳蹻脉

阳蹻者 足太阳之别脉 其脉起于跟中 出于外踝 下足太阳申脉穴在外踝下五分陷中 容爪甲白肉际 当踝后绕跟 以仆参为本在跟骨下陷中 拱足得之 上外踝上三吋 以附阳为郄在外踝上三寸 足太阳之穴也 直上 循股外廉 循胁后髀 上会手太阳、阳维于臑腧在肩后大骨下胛 上廉陷中 上行肩髆外廉 会手阳明于巨骨在肩尖端 上行两叉骨罅间陷中 会手阳明、少阳于肩髃在髆骨头肩端上两骨罅陷宛宛中 举臂取之有空 上人迎 夹口吻 会手足阳明、任脉于地仓夹口吻旁四分外 如近下有微脉动处 同足阳明上而行巨窌夹...

更多: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京东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国图

177、 奇经八脉考 · 任脉为病

素问 曰:任脉为病 男子内结七疝 女子带下瘕聚 又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 任脉通太冲脉盛 月事以时下 七七 任脉虚 太冲脉衰 天癸竭 地道不通 故形坏而无子 又曰:上气有音者 治其缺盆中谓天突穴也 阴维、任脉之会 刺一寸 灸三壮 脉经 曰:寸口脉来紧细实长至关者 任脉也 动苦少腹绕脐下引横骨阴中切痛 取关元治之 又曰:横寸口边脉丸丸者 任脉也 苦腹中有气如指上抢心 不得俛仰拘急 ...

更多: 京东 籍合网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知网万方

178、 奇经八脉考 · 带脉

带脉者 起于季胁足厥阴之章门穴 同足少阳循带脉穴章门足厥阴、少阳之会 在季肋骨端 肘尖尽处是穴 带脉穴属足少阳经 在季胁下一寸八分陷中 围身一周 如束带然 又与足少阳会于五枢带脉下三寸、维道章门下五寸三分 凡八穴 灵枢经 曰:足少阴之正 至腘中 别走太阳而合 上至肾 当十四椎 出属带脉 杨氏曰:带脉总束诸脉 使不妄行 如人束带而前垂 故名 妇人恶露 随带脉而下 故谓之带下 ...

更多: 国图 籍合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京东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万方数据 上海图书馆

179、 脉因证治 · 脉因证治

脉因证治 清 朱丹溪 缪序 余自归里后 杜门不与世事接 先太宜人病痰饮 延叶眉寿治 历四年弗痊 而眉寿谓为痼疾难效 因遍览方书 颇会其旨 拣方以治 不一年而瘳 后遂旁收博采 穷幽极渺 而于长沙、河间、东垣、子和、丹溪诸书尤三致意焉 窃尝谓医之有长沙 时中之圣也;而四家并峙 犹清任和之各成其圣 偏焉而至者也 学不从此参究 犹航断港绝潢以望至于海也 其能之乎 但四家自河间、东垣而外 子和文多缺略 未为全书;丹溪著作 类出门人记载 惟闻 脉因证治 一书简而赅 约而尽 学人循是而窥...

更多: 京东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 国图▪文津 上海图书馆

180、 脉理求真 · 脉理求真

脉理求真 卷一 新着脉法心要 绣按:脉为血脉 一身筋骨 皆于是宗;一身疾痛 皆于是征 考诸先哲遗论 固多精义独标 旨归若揭 以为后世章程 然有牵引时令 巧借生死刻应 敷衍满幅;与夫就脉就症 分断考求 毫无变换 似非临症要语 是篇缀精聚华 僭为鄙句 既以去乎肤廓 复更化裁尽变 推行尽通 洵医中之活泼 脉法之吃紧至要处也 用是另为篇帙 聊赘数言 以弁其首 又按:篇中所论脉要 前半止就脉象部位 闲闲叙入 各就要处指明 至后始将诊脉大要 层层剥进 不令诊法稍有遗义 如中庸所论极致之...

更多: 京东 国图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籍合网 上海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