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古文小品咀华 · 古文小品咀华

古文小品咀华 清 吴门王符曾锡周评次 原序 学者髫年受书 将角力于艺苑之场 求古文大家以开拓其心胸 激发其志气 多为贵乎 少为贵乎 则必曰:贵多 贯通于有得之后 专精于既博之余 洗髓伐毛 陈言务去 少为贵乎 多为贵乎 则又曰:贵少 夫贵少者 非寒俭之谓 非渗漏之谓 谓其能遗糟粕而存精液也 谓其能由驯熟而臻平淡也 择焉精者 语焉必详 至约之中 至博存焉 世有会心人 决不河汉斯言也 是以庖牺氏之画卦也 始以一画而万象包涵乎其中;虞书载两朝之事 仅比夏商什之一二 然云烂星华 辉映万...

更多: 万方数据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籍合网 知网万方 孔夫子旧书网 京东

122、 墨庄漫录 · 提要

提要 墨庄漫录 十卷 宋张邦基撰 邦基 字子贤 高邮人 仕履未详 自称宣和癸卯在吴中见朱勔所采太湖鼋山石 又称绍兴十八年见赵不弃除侍郎 则南北宋间人也 前有自序 称性喜藏书 随所寓榜曰“墨庄” 故以为名 其书多记杂事 亦颇及考证 如渭州潘源县土怪 周昕父变羊 胡师文见吴伴姑 明州士人遇裴休 叶世宁严清关注诸梦事 虽不免为小说家言 然如记韩愈诗风棱露液字之异同 苏轼儋耳诗石字、者字之讹误 辨杜甫诗“王母昼下云旗翻”句、“还如何逊在扬州”句、“江湖多白鸟”句、“星落黄姑渚”句、“...

更多: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123、 墨庄漫录 · 卷一

仆以闻见虑其忘也 书藏其箧 归耕山间 遇力罢释耒之垄上 与老农憩谈 非敢示诸好事也 其间是非毁誉 均无容心焉 仆性喜藏书 随所寓榜曰“墨庄” 故题其首曰 墨庄漫录 淮海张邦基子贤云 范蜀公乞致仕 章四上 未允 第五章言臣所怀有可去者二:谓言青苗不见听 一可去;荐苏轼、孔文仲不见用 二可去 章既上 遂得请 张宣徽安道守成都 眷籍娼陈凤仪 后数年 王懿敏仲仪出守蜀 安道祝仲仪 致书与之 仲仪至郡 呼凤仪曰:“张尚书顷与汝留情乎 ”凤仪泣下 仲仪曰:“亦尝遗尺牍 今且存否 ”曰:“...

更多: 京东 孔夫子旧书网 籍合网 国图 国图▪文津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124、 墨庄漫录 · 卷六

本朝能书 世推蔡君谟 然得古人玄妙者 当逊米元章 米亦自负如此 尝有 论书 一篇 及 杂书 十篇 皆中翰墨之病 用鸡林纸书赠张太亨嘉甫 盖米老得意书也 今附于此 论书 云:历观前贤论书 征引迂远 比况奇巧 如龙跳天门 虎卧凤阙 是何等语 或遣辞求工 去法愈远 无益学者 故吾所论 要在人人 不为溢辞 吾书小字行书 有如大字 惟家藏真迹跋尾 间或为之 不以与求书者 心既注之 随意落笔 皆得自然 备其古雅 壮岁未能立家 人谓吾书为集古字 盖取诸家长处 总而成之 既老始自成家 人见之...

更多: 万方数据 籍合网 上海图书馆 京东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125、 墨庄漫录 · 卷八

宗室令穰大年善丹青 清润有奇趣 少年读书 以唐王维、李思训、毕宏、韦偃 皆以画得名 乃刻意学之 下笔便有自得 一时贤士大夫喜与之游 皆求其笔 亦颇厌其诛求 慨然叹曰:“怀素有云:无学书 终为人所使 ”欲绝笔不为 但名已著 终不得已 又善作小草书 小字如蝇蚊 笔遒而法具 谛观之 目力茫然 皆合羲、献之体 是又所难也 米元章谓大年作画清丽 雪景类王维 汀渚水鸟有江湖意 予在京师时 尝偶得大年所作横卷 归田园 竹篱茅舍 烟林蔽亏 遥岑远水 咫尺千里 葭芜鸥鹭 宛若江乡 盖大年得意画...

更多: 上海图书馆 京东 籍合网 国图 知网万方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126、 墨庄漫录 · 卷九

李淳风论辩真玉云:其色温润 如肥物所染 敲之其声清引 若金磬之余响 绝而复起 残声远沉 徐徐方尽 此真玉也 予顷在唐州 见任布参政之孙谕字义可收一璧 凝滑如脂 无有蚁缺 惟有两粟大赤黝 盖尸沁也;以绵绳挂之 击之其清越之声 余韵悠扬 正如淳风之说 与世所见水苍玉不可同日而语 后闻为一中都一贵人取去 自是不复再见也 政和丁酉岁 真州郊外一家屠一牛 买肉归者 往往于刲割之际 铮铮有声 视之 于肉脉中皆有舍利也 大小不一 光莹如玉 询之数家皆有之 自尔一村之民 不复食牛 东坡作长短...

更多: 国图▪文津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万方数据 上海图书馆 籍合网

127、 墨庄漫录 · 提要

提要 墨庄漫录 十卷 宋张邦基撰 邦基 字子贤 高邮人 仕履未详 自称宣和癸卯在吴中见朱勔所采太湖鼋山石 又称绍兴十八年见赵不弃除侍郎 则南北宋间人也 前有自序 称性喜藏书 随所寓榜曰“墨庄” 故以为名 其书多记杂事 亦颇及考证 如渭州潘源县土怪 周昕父变羊 胡师文见吴伴姑 明州士人遇裴休 叶世宁严清关注诸梦事 虽不免为小说家言 然如记韩愈诗风棱露液字之异同 苏轼儋耳诗石字、者字之讹误 辨杜甫诗“王母昼下云旗翻”句、“还如何逊在扬州”句、“江湖多白鸟”句、“星落黄姑渚”句、“...

更多: 知网万方 上海图书馆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文津 万方数据

128、 师友谈记 · 师友谈记

师友谈记 [宋]李廌 元佑癸酉正月二十六日 见东坡先生 礼部尚书苏公子瞻 先生自号居士 公曰:「近因讲筵 从容为上言人君之学与臣庶异 臣等幼时 父兄驱率读书 初甚苦之 渐知好学 则自知趣向 既久则中心乐之 既有乐好之意【1】 则自进不已 古人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陛下上圣 固与中人不同 然必欲进学 亦须自好乐中有所悟入 且陛下之学 不在求名与求知 不为章句科举计也 然欲周知天下章疏 观其人文章事实 又万机之政 非学无所折衷 」上甚以为然 退见宰辅 诵其语 且...

更多: 万方数据 上海图书馆 国图▪文津 籍合网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知网万方

129、 古文关键 · 古文关键

古文闗键二巻宋吕祖谦编取韩愈栁宗元欧阳修曾巩苏洵苏轼张耒之文凡六十余篇各标举其命意布局之处示学者以门径故谓之闗键巻首冠以总论看文作文之法考宋史艺文志载是书作十二巻今巻首所载看诸家文法凡王安石苏辙李廌秦观晁补之诸人俱在论列而其文无一篇録入似此本非其全书然书録解题所载亦祗二巻与今本巻数相合所称韩栁欧苏曽诸家亦与今本家数相合知全书实止于此宋志荒谬误増一十字也此本为明嘉靖中所刋前有郑鳯翔序又别一本所刻旁有钩抹之处而评论则同考陈振孙谓其标抹注释以教初学则原本实有标抹此本葢刋板之时不知宋...

更多: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文津 京东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知网万方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籍合网

130、 古小说钩沉 · 之1

古小说钩沈 青史子 裴子语林 郭子 笑林 俗说 小说 水饰 列异传 古异传 甄异传 述异记 灵鬼志 祖台之志怪 孔氏志怪 神怪录 神录 齐谐记 幽明录 鬼神列传 志怪记 集灵记 汉武帝故事 妒记 异闻记 玄中记 陆氏异林 曹毗志怪 集异记 神异记 续异记 录异传 杂鬼神志怪 详异记 宣验记 冥祥记 旌异记 青史子 古者胎教之道:王后腹之七月而就宴室 太史持铜而御户左 太宰持斗而御户右 太卜持蓍龟而御堂下 诸官皆以其职御于门内 比及三月者 王后所求声音非礼乐 则太史□瑟而称不习...

更多: 知网万方 国图 万方数据 国图▪文津 京东

131、 古小说钩沉 · 之2

广州显明寺道人法力 向晨诣厕 于户中遇一鬼 状如昆仑 两目尽黄 裸身无衣 法力素有膂力 便缚着堂柱 以杖鞭之 终无声 乃以铁锁缚之 观其能变去否 日已昏暗 失鬼所在 荀氏灵鬼志 明帝初 有谣曰:“高山崩 石自破 ”高山 峻也;硕 峻弟也 后诸公诛峻 硕犹据石头 溃散而逃 追斩之 明帝末 有谣歌:“侧侧力 放马出山侧;大马死 小马饿 ”后峻迁帝于石头 御膳不具 庾文康初镇武昌 出石头 百姓看者于岸歌曰:“庾公上武昌 翩翩如飞鸟;庾公还扬州 白马牵旒□ ”又曰:“庾公初上时 翩...

更多: 国图 万方数据 京东 国图▪文津 上海图书馆 知网万方 孔夫子旧书网 籍合网

132、 作义要诀 · 作义要诀

提要 作义要诀 一巻 元倪士毅撰 士毅有 四书辑释 已着録 是编皆当时经义之体例 自宋神宗熙宁四年 始以经义试士 元太宗从耶律楚材之请 以三科选举 经义亦居其一 至仁宗皇庆二年 酌议科举条制 乃定蒙古、色目人第一场 经问五条;汉人、南人 第一场 经疑二问 限三百字以上 不拘格律 元统以后 蒙古、色目人亦増经义 一道明以来科举之文 实因是而引伸者也 是书所论虽规模浅狭 未究文章之本原 然如云:“第一要识明道理透彻;第二要识得经文本旨分晓;第三要识得古今治乱安危之大体” 又云:“...

更多: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知网万方 京东 上海图书馆

133、 文史通义 · 文史通义

本书据商务印书馆旧版本影印 作者:(清)章学诚 撰 章学诚是清乾嘉间的学者 他一生穷困交迫 靠教学和帮地方官编方志等过生活 而能力学不倦 终于有成 是值得我们敬仰的 他的著作很多 最重要的便是 文史通义 实际上应该包括 校雠通义 和 方志略例 主要的内容在讨论史学、辞章、整理图书文献的方法及怎样撰写成功的地方史 因为本书所讨论的多是学术方面的原理和方法 很难把他用通俗的文字 做浅近的介绍 写的方式 既不是选几篇代表性的作品 加以注释 语译 也不是综合性的叙述 而是采折衷的方式...

更多: 国图 京东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134、 文史通义 · 卷一内篇一

易教上六经皆史也 古人不著书 古人未尝离事而言理 六经皆先王之政典也 或曰: 诗 、 书 、 礼 、 乐 、 春秋 则既闻命矣 易 以道阴阳 愿闻所以为政典而与史同科之义焉 曰:闻诸夫子之言矣 “夫 易 开物成务 自天下之道 ”“知来藏往 吉凶与民同患 ”其道盖包政教典章之所不及矣;象天法地 “是兴神物 以前民用 ”其教盖出政教典章之先矣 周官 太卜掌三 易 之法 夏曰 连山 殷曰 归藏 周曰 周易 各有其象与数 各殊其变与占 不相袭也 然三 易 各有所本 大传 所谓庖羲、...

更多: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上海图书馆 京东 孔夫子旧书网

135、 文史通义 · 卷二内篇二

原道上道之大原出于天 天固谆谆然命之乎 曰:天地之前 则吾不得而知也;天地生人 斯有道矣 而未形也;三人居室 而道形矣 犹未著也;人有什伍而至百千 一室所不能容 部别班分 而道著矣 仁义忠孝之名 刑政礼乐之制 皆其不碍已而后起者也 人生有道 人不自知;三人居室 则必朝暮启闭其门户 饔飧取给于樵汲 既非一身 则必有分任者矣 或各司其事 或番易其班 所谓不得不然之势也 而均平秩序之义出矣 又恐交委而互争焉 则必推年之长者持其平 亦不得不然之势也 而长幼尊卑之别形矣 至于什伍千百...

更多: 国图 万方数据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籍合网 上海图书馆 京东

136、 文史通义 · 卷六外篇一

方志立三书议凡欲经纪一方之文献 必立三家之学 而始可以通古人之遗意也 仿纪传正史之体而作志 仿律令典例之体而作掌故 仿 文选 、 文苑 之体而作文征 三书相辅而行 阙一不可 合而为一 尤不可也 惧人以谓有意创奇 因假推或问以尽其义 或曰:方志之由来久矣 未有析而为三书者 今忽析而为三 何也 曰:明史学也 贾子尝言古人治天下 至纤至析 余考之于 周官 而知古人之于史事 未尝不至纤析也 外史掌四方之志 注谓:“若晋 乘 、鲁 春秋 、楚 梼杌 之类” 是一国之全史也 而行人又献...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籍合网 京东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137、 文史通义 · 卷七外篇二

永清县志皇言纪序例史之有纪 肇于 吕氏春秋 十二月纪 司马迁用以载述帝王行事 冠冕百三十篇 盖 春秋 之旧法也 厥看二十一家 迭相祖述 体肃例严 有如律令 而方州之志 则多惑于地理类书之例 不闻有所遵循 是则振衣而不知挈领 详目而不能举纲 宜其散漫无章 而失国史要删之义矣 夫古者封建之世 列国自有史书;然正月必系周王 鲁史必称周典 韩宣子见 易象 、 春秋 以谓 周礼 尽在于鲁是也 盖著承禀所由始也 后世郡县 虽在万里之外 制如古者畿甸之法 乃其分门次类 略无规矩章程 岂有...

更多: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 籍合网

138、 文史通义 · 卷三内篇三

史德才、学、识三者、得一不易 而兼三尤难 千古多文人而少良史 职是故也 昔者刘氏子玄 盖以是说谓足尽其理矣 虽然 史所贵者义也 而所具者事也 所凭者文也 孟子曰:“其事则齐桓、晋文 其文则史 义则夫子自谓窃取之矣 ”非识无以断其义 非才无以善其文 非学无以练其事 三者固各有所近也 其中固有似之而非者也 记诵以为学也 辞采以为才也 击断以为识也 非良史之才、学、识也 虽刘氏之所谓才、学、识 犹未足以尽其理也 夫刘氏以谓有学无识 如愚估操金 不解贸化 推此说以证刘氏之指 不过欲...

更多: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万方数据 京东 上海图书馆

139、 文史通义 · 卷四内篇四

说林道 公也;学 私也 君子学以致其道 将尽人以达于天也 人者何 聪明才力 分于形气之私者也 天者何 中正平直 本于自然之公者也 故曰道公而学私 道同而术异者 韩非有 解老 、 喻老 之书 列子 有 杨朱 之篇 墨者述晏婴之事;作用不同 而理有相通者也 述同而趣异者 子张难子夏之交 荀卿非孟子之说 张仪破苏秦之从 宗旨不殊 而所主互异者也 渥洼之驹 可以负百钧而致千里;合两渥洼之力 终不可致二千里 言乎绝学孤诣 性灵独至 纵有偏阙 非人所得而助也 两渥洼驹 不可致二千里;合...

更多: 京东 籍合网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国图▪文津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