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仲景伤寒补亡论 · 卷十一

[卷十一] 发汗吐下后七十三条 仲景曰 脉微而涩者 此为医所病也 大发其汗 又数大下之 其人亡血 病当恶寒 后乃发热无休止时 夏月盛暑 欲着复衣 冬月盛寒 欲裸其身 所以然者 阳微则恶寒 阴弱则发热 此医发其汗 使阳气微 又大下之 令阴气弱 五月之时 阴气在里 胃中虚冷 以阳气内微 不能胜冷 故欲着复衣 十一月之时 阳气在内 胃中烦热 以阴气内弱 不能胜热 故欲裸其身 又阴脉迟涩 故知亡血也 庞氏曰 阳微 宜四逆汤 阴弱 宜苦酒艾之类 常氏云 宜小建中汤 雍日 阳微阴弱之症...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万方数据 籍合网 上海图书馆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京东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

142、 仲景伤寒补亡论 · 卷十三

[卷十三] 两感证五条 素问曰 人之伤于寒也 则为病热 热虽甚不死 其两感于寒而病者 必不免于死 又曰 两感于寒者 病一日 则巨阳与少阴俱病 则头痛口干 烦满而渴 二日 则阳明与太阴俱病 则腹满身热 不饮食 谵语 三日 少阳与厥阴俱病 则耳聋囊缩而厥 水浆不入 不知人 六日死 病源曰 水浆不入 不知人 则六日而死 其义甚明 问曰 素问言不知人 六日死 又言三日其气乃尽 何也 雍曰 两感之病 表里俱传 三日而六经竟 虽竟而气未绝 故经竟之后 又三日 其气乃绝 其言三日者 谓三...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上海图书馆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 京东 知网万方

143、 仲景伤寒补亡论 · 跋

洵自幼即喜读灵素家言 以习举业 未暇及也 匡居善病 退而学医 乃得从澹安师游 师年虽高 好学弥笃 其治病皆有法度 知名震医林为不虚 日者手一编示洵曰 此予旧藏郭氏伤寒补亡论也 在元明时 已缺一卷 今锓板久无 抄本亦鲜 以其亡而补之 且将并其补者而亡之 予所不忍 其为予校雠 将付梓焉 受书卒读 错句讹字 所在多有 兢兢惧不胜任 重负委托 悉心研求 晨夕辨难 订正者有之 阙疑者有之 割爱者有之 仍不敢稍失其真面目 以副吾师绍述之怀 庶无湮乎先贤之遗 而有补于斯道之用云尔 宝山门...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 京东 知网万方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文津 万方数据

144、 伤寒九十论 · 正文

辩桂枝汤用芍药证(一) 马亨道 庚戌春病 发热 头疼 鼻鸣 恶心 自汗 恶风 宛然桂枝证也 时贼马破仪真三日矣 市无芍药 自指圃园 采芍药以利剂 一医曰 此赤芍药耳 安可用也 予曰 此正当用 再啜而微汗解 论曰 仲景桂枝加减法 十有九证 但云芍药 圣惠方 皆称赤芍药 孙尚药方 皆曰白芍药 圣惠方 太宗朝 翰林王怀隐编集 孙兆为国朝医师 不应如此背戾 然赤者利 白者补 予尝以此难名医 皆愕然失措 谨案 神农本草 称 芍药主邪气腹痛 利小便 通顺血脉 利膀胱大小肠 时行寒热 则...

更多: 上海图书馆 国图▪文津 万方数据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籍合网 知网万方

145、 伤寒六书 · 序

伤寒琐言序 医之为道 何道也 曰∶君子之道也 苟非存心有恒者 可轻议哉 何则 夫药之性 能生人亦能杀人 盖操之不得其要 则反生为杀矣 惟君子则然 心不苟 故其为业必精 及其临病 必详以审 故能化悲痛为欢忻 小人之性忍以贪 贪则惟利是图 忍则轻忽视人命 逮及临病 则夸以略 不察病之虚实 辄投瞑眩之药 不杀人也几希 吾固为君子之道也 予晚年得子 方逾弱冠 柔软多病 习懒不能自强 必非能受此道者 日夜痛心 惧夫吾殁之后 有病委之庸医 足可以伤生灭性 孟子云∶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 有子...

更多: 上海图书馆 知网万方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万方数据

146、 伤寒六书 · 伤寒家秘的本卷之二

[伤寒家秘的本卷之二] 伤寒总论 治伤寒业擅专门 诚为重寄 论死生易如反掌 利莫苟图 杂证缓可取方 伤寒专在活法 原伤寒有 活人书 、 明理论 、 指掌图 、 伤寒论 其中有论缺方者 有方失论者 有脉无证者 有证无法者 非仲景之全书 缘其历年已久 遗失颇多 王叔和以断简残篇而补方造论 成无己顺文注释而集成全书 所以遗祸至今而未已也 较今庸俗治伤寒一二日 不问属虚属实 而便用麻黄、桂枝之类汗之;三四日 不问在经在腑 而便用柴胡之类和之;五六日 不问在表在里 而便用承气之类下之...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 上海图书馆 国图▪文津 京东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147、 伤寒六书 · 杀车槌法卷之三

吾专伤寒 深明奥旨 脉正则道合 神机用药 则随手取应 的本、续论 全备发明 杀车槌法 世之罕有 永为养生之宝矣 今将秘验三十七方、就注三十七槌法、二十条煎法、二十条劫病并制解法 名杀车槌也 实为我肺腑不传之妙 我后子孙 一字不可轻露 莫与俗人言 莫使庸医见尔 宜谨慎珍藏 毋违我之至嘱也 [杀车槌法卷之三] 劫病法 一伤寒 发狂奔走 人难制伏 先于病患处生火一盆 用醋一碗 倾于火上 其烟冲鼻入内即安 方可察其阳狂阴躁亲切 用药无差 若初起头疼 发热恶寒方除 已后登高而歌 弃衣...

更多: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籍合网

148、 伤寒六书 · 伤寒一提金卷之四

[伤寒一提金卷之四] 一提金启蒙 余谓初学医者 先熟药性 次明经络 再识病名 然后讲解脉理 以证其所生病 证脉相同 药无不应 病家云发热恶寒 头项痛 腰脊强 则知病在太阳经也 身热目痛 鼻干不得眠 则知病在阳明经也 胸胁痛 耳聋 口苦舌干 往来寒热而呕 则知病在少阳经也 腹满咽干 手足自温 或自利不渴 或腹满时痛 则知病在太阴经也 引衣蜷卧 恶寒 或舌干口燥 则知病在少阴经也 烦满囊缩 则知病在厥阴经也 潮热自汗 谵语发渴 不恶寒反恶热 揭去衣被 扬手掷足 或发斑黄 狂乱 ...

更多: 国图▪文津 万方数据 国图 知网万方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149、 伤寒医诀串解 · 序

序 伤寒医诀串解者 长乐陈修园先生晚年所编集也 惜六篇之中尚缺其一 以其未成书 故不及付梓 其门徒犹子陈道着 有卢扁风 闽之名医也 既能学先生之学 又能承先生之志 日尝手披而秘藏之 复体会其遗意而敬续一篇以补其缺 合成六篇 而篇帙遂成 兹修园古矣 其犹子道着亦古矣 闽中林子寿萱 专心卫世 于旧书肆中 检得修园先生注解葛可久十药神书一卷 购而珍存之 并恐此二种没而不彰 因细加雠校 韵而录之 欲与两先生传名 兼以传世 值余奉命巡抚全闽 因旧疾复起 探知林子精于疗治 常劳诊视 论及...

更多: 京东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上海图书馆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

150、 伤寒医诀串解 · 卷五

[卷五] 少阴篇 (少阴肾中水火同具 邪伤其经 或从水化而为寒 或从火化而为热 二症俱以脉沉细但欲寐为提纲 )何谓少阴之邪从水化而为寒 曰 脉沉细而微 但欲寐 背恶寒 口中和 腹痛 下利清谷 小便白是也 宜用回阳法 而回阳中首重在温剂 又有交阴阳 微发汗 共成三法 少阴病 寒邪始伤 是当无热 而反发热 为太阳之标阳外呈 脉沉为少阴之生气不升 恐阴阳内外不相接 故以熟附助太阳之表阳而内合于少阴 细辛启少阴之水阴而外合于太阳 仲景麻黄附子细辛汤 非发汗法 乃交阴阳法 以上言交阴...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籍合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

151、 伤寒医诀串解 · 卷六

[卷六] 厥阴篇 (厥阴为风木之脏 从热化者多 从寒化者少 以木中有火故也 )何谓厥阴症 伤寒论云 厥阴之为病 消渴 火盛 气上撞心 气逆即火逆也 心中疼热 火邪入心 饥火能消物也 而不欲食 木克土也 食则吐蛔 虫为风化 一闻食臭 则上入于膈而吐出 下之利不止 误下伤胃气是也 厥阴为两阴交尽 宜无热症 然厥阴主肝 而胆藏于内 则厥阴热症 皆少阳之火内发也 要知少阳厥阴 同一相火 相火郁于内 是厥阴病 相火出于表 为少阳病 少阳咽干 即厥阴消渴之机 胸胁苦满 即气上冲心之兆 ...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万方数据 国图 国图▪文津 京东 上海图书馆

152、 伤寒发微论 · 卷上

[卷上] 论伤寒七十二证候 循衣摸床(仲景云 伤寒吐下后不解 不大便五六日至十余日 发潮热 不识人 循衣妄撮 微喘 直视 脉弦者生 涩者死 华佗曰 病患循衣缝 谵语者 不可治 仲景云 小便利者可治 )瞪目直视(仲景云 直视摇头 此为心绝 又云 狂言反目直视 肾绝也 )汗出如油(仲景云 脉浮而洪 身汗如油 喘而不休 此为命绝也 )两手撮空(仲景云 吐下不解 大便不利 潮热 摸床撮空 皆宜大承气 服后脉弦者生 涩者死 华佗云 阴阳俱绝 掣衣撮空妄言者 死也 )喑哑不言(病者 如...

更多: 万方数据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京东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153、 伤寒发微论 · 卷下

[卷下] 论表里虚实 伤寒治法先要明表里虚实 能明此四字 则仲景三百九十七法 可坐而定也 何以言之 有表实 有表虚 有里实 有里虚 有表里俱实 有表里俱虚 予于表里虚实歌中 尝论其事矣 仲景麻黄汤类 为表实而设也 桂枝汤类 为表虚而设也 里实则承气之类 里虚则四逆理中之类是也 表里俱实 所谓阳盛阴虚 下之则愈也 表里俱虚 所谓阳虚阴盛 汗之则愈者也 尝读魏志华佗传 有府吏倪寻、李延共止 俱头痛身热 所苦正同 佗曰 寻当下之 延当发汗 或难其异 佗曰 寻外实 延内实 故治之宜...

更多: 籍合网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国图 京东 知网万方

154、 仲景伤寒补亡论 · 序

徐序 余幼习医 凡足以羽翼仲圣伤寒论者 无弗究心 即知宋有常器之、庞安常、郭白云三先生 常氏之书 世无传本 庞氏刻本已鲜 家藏抄本 亦多缺误 原本藏江村袁氏 后归顾抱冲 抱冲殁 归员峤黄氏 近将梓而寿世也 至郭氏补亡论 予家旧藏抄本 熟读寻绎 有年所矣 是书重刻于明之季世 观青田刘公序文 知是时已将失传 苟非重刊 至今泯没久矣 余年逾六十 崦嵫晚景 身世匆匆 爰属及门暨儿辈 详为校核 付之枣梨 亟为流传 将使古人羽翼仲圣之苦心 不湮于今日 亦斯道之幸也夫 一切详于凡例 剞劂告...

更多: 国图 京东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籍合网

155、 仲景伤寒补亡论 · 卷二

[卷二] 仲景辨脉法三十八条 雍曰 辨脉者 辨伤寒之脉也 平脉者 平众脉也 今辨脉法中 虽有意相槎桠者 世以仲景之法 只此二篇 垂百世之师范 虽王叔和撰次 一字不敢妄易 仍旧次第录之 其问答 皆仲景本文也 仲景问曰 脉有阴阳 何谓也 答曰 凡脉大、浮、数、动、滑 此名阳也 脉沉、涩、弱、伏、(一作弦)微 此名阴也 凡阴病见阳脉者生 阳病见阴脉者死 雍曰 此谓阴脉阳脉 非谓脉之阴阳也 又问曰 脉有阳结阴结者 何以别之 答曰 其脉浮而数 能食不大便者 此为实 名曰阳结也 期十七...

更多: 国图 国图▪文津 京东 知网万方 籍合网

156、 仲景伤寒补亡论 · 卷三

[卷三] 仲景平脉法四十五条 仲景问曰 脉有三部 阴阳相乘 营卫血气 在人体躬 呼吸出入 上下于中 因息游布 津液流通 随时动作 效象形容 春弦秋浮 冬沉夏洪 察色观脉 大小不同 一时之间 变无经常 尺寸参差 或短或长 上下乖错 或存或亡 病辄改易 进退低昂 心迷意惑 动失纪纲 愿为具陈 令得分明 师曰 子之所问 道之根源 脉有三部 尺寸及关 营卫流行 不失衡铨 肾沉心洪 肺浮肝弦 此自经常 不失铢分 出入升降 漏刻周旋 水下二刻 一周循环 当复寸口 虚实见焉 变化相乘 阴...

更多: 上海图书馆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籍合网 京东 万方数据

157、 仲景伤寒补亡论 · 卷八

[卷八] 不可发汗四十条 伤寒本论曰 夫以为疾病至急 仓卒寻按 要者难得 故重集诸可与不可方治 比之三阴三阳篇中 此易见也 又时有不止是三阴三阳 出在诸可与不可中也 仲景曰 少阴病 脉细沉数 病为在里 不可发汗 又曰 太阳病 脉浮紧者 法当身疼痛 宜以汗解之 假令尺中迟者 不可发汗 何以知之 以营气不足 血少故也 庞氏云 前阳明病脉迟 汗出多 微恶寒 宜桂枝汤 不责营不足 盖尺脉长大而迟 此必软紧而迟 不可汗 宜小建中汤 雍曰 桂枝本为解肌 不动经 故前阳明证中用之 麻黄则...

更多: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万方数据 京东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籍合网

158、 金匮玉函要略述义 · 简介

金匮玉函要略述义 日本·丹波元坚 金匮要略 研究性著作 又名 金匮要略述义 、 金匮述义 3卷 日本丹波元坚(亦柔)撰于1894年 作者此编 意在补充其父丹波元简 金匮要略辑义 采辑 金匮 各家注文在阐释仲景原文精义方面间有缺漏或不足之处 元坚采撷诸家方论、扩充经旨予以诠解 此书以段落分注 补充了周扬俊 金匮要略二注 、朱光被 金匮要略正义 以及日本稻叶元熙、丹波元胤等诸家的观点 旁及其他汉方医学及本草学著作 结合元坚个人的见解、心得予以发挥 所写按语旁征博引 繁简合宜 是...

更多: 籍合网 国图 知网万方 京东 国图▪文津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上海图书馆 孔夫子旧书网

159、 金匮翼 · 简介

金匮翼 清·尤怡 金匮翼 为清代名医尤在泾所著 共八卷 此为尤氏为补充其所著 金匮心典 而作 故称为 金匮翼 书中论述内科杂病 凡四十八门 每门先述统论 然后分述证候治法 最后附有案语 对各证表里虚实之辨 补泻温凉之用 明晰了然 本书对中医内科临床 颇有参考价值 ...

更多: 京东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