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 神农本草经 · 禽(上品)

神农本草经 之丹雄鸡 味甘微温 主女人崩中漏下 赤白沃 补虚 温中 止血 通神 杀毒辟不祥 头主杀鬼 东门上者尤良 肪 主耳聋 肠 主遗溺 脃胵 裹黄皮 主泄利 尿白 主消渴伤寒 寒热 黑雌鸡 主风寒湿痹 五缓六急 安胎 翮羽 主下血闭 鸡子 主除热 火疮痫痉 可作虎魄 神物 鸡白蠹 肥脂 生平泽 吴普曰:丹鸡卵可作琥珀 (御览) 名医曰:生朝鲜 案说文云:鸡知时畜也 籀文作鸡 肪 肥也 肠 大小肠也 膍鸟胵 胵鸟胃也 工(上艹下囗内必) 粪也 翮羽 茎也 羽 鸟长毛也 此...

更多: 知网万方 国图 籍合网 京东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文津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上海图书馆

182、 神农本草经 · 米谷(上品)

神农本草经 之胡麻 味甘平 主伤中虚羸 补五内(御览作藏) 益气力 长肌肉 填髓脑 久服 轻身不老 一名巨胜 叶名青雚 生川泽 吴普曰:胡麻一名方金 神农雷公甘无毒 一名狗虱 立秋采 名医曰:一名狗虱 一名方茎 一名鸿藏 生上党 案广雅云:狗虱 巨胜 藤苰 胡麻也 孝经援神契云:钷胜延年 宋均云:世以钷胜为苟杞子 陶宏景云:本生大宛 故曰胡麻 按本经已有此 陶说非也 且与麻贲并列 胡之言大或以叶大于麻 故名之 神农本草经 之麻贲 味辛平 主五劳七伤 利五藏 下血 寒气 多食...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 万方数据 京东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183、 神农本草经 · 菜(上品)

神农本草经 之冬葵子 味甘寒 主五脏六腑 寒热羸瘦 五癃 利小便 久服坚骨长肌肉 轻身延年 名医曰:生少室山 十二月采之 案说文云:昻 古文终 葵菜也 广雅云: 葵也 考昻与终形相近 当即尔雅蕎葵 尔雅云蕎 葵繁露 郭璞云:承露也 大茎小叶 华紫黄色 本草图经云:吴人呼为繁露 俗呼胡燕支 子可妇人涂面及作口脂 按名医别有落葵条 一名繁露 亦非也 陶宏景以为终冬至春作子 谓之冬葵 不经甚矣 神农本草经 之苋实 味甘寒 主青盲 明目除邪 利大小便 去寒热 久服 益气力 不饥 轻...

更多: 知网万方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 国图▪文津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万方数据 京东 籍合网 上海图书馆

184、 神农本草经 · 玉石(中品)

神农本草经 之雄黄 味苦平寒 主寒热 鼠瘘恶创 疽痔死肌 杀精物 恶鬼 邪气 百虫毒 胜五兵 炼食之 轻食神仙 一名黄食石 生山谷 吴普曰:雄黄 神农苦 山阴有丹雄黄 生山之阳 故曰雄 是丹之雄 所以名雄黄也 名医曰:生武都敦煌山之阳 采无时 案西山经云:高山其下多雄黄 郭璞云:晋太兴三年 高平郡界有山崩 其中出数千斤雄黄 抱朴子仙药篇云:雄黄当得武都山所出者 纯而无杂 其赤如鸡冠 光明晔晔乃可用耳 其但纯黄似雄黄 色无赤光者 不任以作仙药 可以合理病药耳 神农本草经 之石...

更多: 籍合网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国图 京东

185、 神农本草经 · 草(中品)

神农本草经 之干姜 味辛温 主胸满咳逆上气 温中止血 出汗 逐风 湿痹 肠澼 下利 生者尤良 久服去臭气 通神明 生川谷 名医曰:生楗为及荆州扬州 九月采 案说文云:姜 御湿之菜也 广雅云:葰廉姜也 吕氏春秋本味篇云:和之美者 阳朴之姜 高诱注 阳朴地名在蜀郡 司马相如上林赋 有茈姜云云 神农本草经 之枲耳实 味甘温 主风头 寒痛 风湿 周痹 四肢拘挛 痛 恶肉死肌 久服益气 耳目聪明 强志轻身 一名胡枲 一名地葵 生川谷 名医曰:一名葹 一名常思 生安陆及六安田野 实熟时...

更多: 知网万方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万方数据 上海图书馆 国图▪文津

186、 神农本草经 · 果(中品)

神农本草经 之梅实 味酸平 主下气 除热 烦满 安心 肢体痛 偏枯不仁 死肌 去青黑志 恶疾 生川谷 吴普曰:梅实(大观本草作核) 明目 益气 (御览)不饥(大观本草 引吴氏本草) 名医曰:生汉中 五月采 火干 案说文云:(左木右上艹下尞) 干梅之属 或作(左氵右上艹下尞) 某、酸果也 以梅为楠 尔雅云:梅楠 郭璞云:似杏实酢 是以某注梅也 周礼笾人 馈食 笾、其实干(左木右上艹下尞) 郑云:干(左木右上艹下尞) 干梅也 有桃诸梅诸 是其干者 毛诗疏云:梅暴为腊 羹舋世中 ...

更多: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上海图书馆 京东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籍合网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187、 神农本草经 · 米谷(中品)

神农本草经 之大豆黄卷 味甘平 主湿痹 筋挛 膝痛 生大豆 涂痈肿 煮汁 饮 杀鬼毒 止痛 赤小豆 主下水 排痈肿脓血 生平泽 吴普曰:大豆黄卷 神农黄帝雷公无毒 采无时 去面(黑干) 得前胡 乌啄 杏子 牡蛎 天雄 鼠屎 共蜜和佳 不欲海藻龙胆 此法 大豆初出黄土芽是也 生大豆 神农岐伯生熟寒 九月采 杀乌豆毒 并不用元参 赤小豆 神农黄帝咸 雷公甘 九月采(御览) 名医曰:生大山 九月采 案说文云:椒豆也 象豆生之形也 莈 小椒也 藿椒之少也 广雅云:大豆 椒也 小豆 ...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万方数据 京东 籍合网 国图▪文津

188、 神农本草经 · 米谷(下品)

神农本草经 之腐婢 味辛平 主痎疟 寒热 邪气 泄利 阴不起 病酒 头痛 生汉中 吴普曰:小豆花 一名腐婢(旧作付月 误) 神农甘毒 七月采 阴干 四十日 治头痛止渴(御览) 名医曰:生汉中 即小豆花也 七月采 阴干 上米 谷下品一种 旧同 ...

更多: 京东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文津

190、 神农本草经读 · 凡例

一、明药性者 始自神农 而伊芳尹配合而为汤液 仲景 伤寒 、 金匮 之方 即其遗书也 阐阴阳之秘 泄天地之藏 所以效如桴鼓 今人不敢用者 缘唐、宋以后 诸家之臆说盛行 全违圣训 查对与经方所用之药不合 始疑之 终且毁之也 二、 神农本草 药止三百六十品 字字精确 遵法用之 其效如神 自陶弘景以后 药味日多 而圣经日晦矣 张洁古、李东垣辈 分经专派 徐之才相须、相使、相恶、相反等法 皆小家伎俩 不足言也 是刻只录一百余种 其余不常用与不可得之品阙之 其注解俱遵原文 逐字疏发 ...

更多: 万方数据 国图▪文津 籍合网 上海图书馆 京东 孔夫子旧书网 知网万方

191、 本草纲目(金陵本) · 第二卷 序例下

药名同异相须相使相畏相恶诸药相反诸药服药食忌妊娠禁忌饮食禁忌李东垣随证用药凡例陈藏器诸虚用药凡例张子和汗吐下三法病有八要六失六不治药对岁物药品 神农本草经 目录宋本草旧目录 药名同异 〔五物同名〕独摇草(羌活鬼臼鬼督邮天麻薇衔)〔四物同名〕堇(堇菜蒴乌头石龙芮)苦菜(贝母龙葵苦苣败酱)鬼目(白英羊蹄紫葳麂目)红豆(赤小豆红豆蔻相思子海红豆)白药(桔梗白药子栝蒌会州白药)豚耳〔三物同名〕美草(甘草旋花山姜)山姜(美草苍术杜若)蜜香(木香多香木沉香)女萎(萎蕤蔓楚紫葳)鬼督邮(...

更多: 万方数据 国图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知网万方 孔夫子旧书网 京东 籍合网 国图▪文津

192、 本草纲目(金陵本) · 第六卷 火部

李时珍曰∶水火所以养民 而民赖以生者也 本草医方 皆知辨水而不知辨火 诚缺文哉 火者 南方之行 其文横则为三卦 直则为火字 炎上之象也 其气行于天 藏于地 而用于人 太古燧人氏上观下察 钻木取火 教民熟食 使无腹疾 周官司氏以燧取明火于日 鉴取明水于月 以供祭祀 司氏掌火之政令 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 曲礼 云∶ 圣王用水火金木 饮食必时 则古先圣王之于火政 天人之间 用心亦切矣 而后世慢之何哉 今撰火之切于日用灸者凡一十一种 为火部云 本草拾遗 一种(唐陈藏器) 本草纲目 一...

更多: 籍合网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知网万方

193、 本草纲目(金陵本) · 第七卷 土部

李时珍曰∶土者 五行之主 坤之体也 具五色而以黄为正色 具五味而以甘为正味 是以禹贡辨九州之土色 周官辨十有二壤之土性 盖其为德 至柔而刚 至静有常 兼五行生万物而不与其能 坤之德其至矣哉 在人则脾胃应之 故诸土入药 皆取其裨助戊己之功 今集土属六十一种为土部(旧本三十九种 散见玉石部) 神农本经 二种(梁陶弘景注) 名医别录 三种(梁陶弘景) 唐本草 三种(唐苏恭) 本草拾遗 二十八种(唐陈藏器) 四声本草 一种(唐萧炳) 开宝本草 一种(宋马志) 证类本草 一种(宋唐慎...

更多: 上海图书馆 国图▪文津 京东 孔夫子旧书网 籍合网 万方数据

194、 本草纲目(金陵本) · 第十二卷 草部(一)

李时珍曰∶天造地化而草木生焉 刚交于柔而成根 柔交于刚而成枝干 叶萼属阳 华实属阴 由是草中有木 木中有草 得气之粹者为良 得气之戾者为毒 故有五形焉(金、木、水、火、土) 五气焉(香、臭、臊、腥、膻) 五色焉(青、赤、黄、白、黑) 五味焉(酸、苦、甘、辛、咸) 五性焉(寒、热、温、凉、平) 五用焉(升、降、浮、沉、中) 炎农尝而辨之 轩岐述而着之 汉、魏、唐、宋明贤良医代有增益 但三品虽存 淄渑交混 诸条重出 泾渭不分 苟不察其精微 审其善恶 其何以权七方、衡十剂而寄死生...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知网万方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籍合网

195、 本草纲目(金陵本) · 第十五卷 草部(四)

草之四 隰草类上五十三种 (音喜 【校正】并入 唐本 猪膏莓 【释名】希仙( 纲目 )、火草( 唐本 )、猪膏莓( 唐本 )、虎膏( 唐本 )、狗膏( 唐本 )、粘糊菜( 救荒 ) 呼草之气味辛毒为 此草气臭如猪而味螫 故谓之 猪膏、虎膏、狗膏 皆因其气 以及治虎、狗伤也 火当作虎 俗音讹尔 近人复讹为希仙矣 救荒本草 言∶其嫩苗炸熟 浸去苦味 油盐调食 故俗谓之粘糊菜 【集解】恭曰∶ 田野皆识之 一名火 叶似酸浆而狭长 花黄白色 三月、四月采苗叶曝干 又曰∶猪膏莓 生平泽...

更多: 京东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国图▪文津

196、 本草纲目(金陵本) · 第十七卷 草部(六)

草之六 毒草类四十七种 (宋 开宝 )【释名】头( 开宝 )、鬼芋( 图经 )、鬼头 【集解】志曰∶头出吴、蜀 叶似由跋、半夏 根大如碗 生阴地 雨滴叶下生子 又有斑杖 苗相似 至秋有花直出 生赤子 根如头 毒猛不堪食 虎杖亦名斑杖 与此不同 颂曰∶江南吴中出白 亦曰鬼芋 生平泽极多 人采以为天南星 了不可辨 市中所收往往是此 但南星肌细腻 而茎斑花紫 南星茎无斑 花黄 为异尔 时珍曰∶出蜀中 施州亦有之 呼为鬼头 闽中人亦种之 宜树阴下掘坑积粪 春时生苗 至五月移之 长一...

更多: 籍合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 上海图书馆 国图▪文津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197、 本草纲目(金陵本) · 第十八卷 草部(七)

草之七 蔓草类七十三种 附一十九种 菟丝子 ( 本经 上品)【释名】菟缕( 别录 )、菟累( 别录 )、菟芦( 本经 )、菟丘( 广雅 )、赤网( 别录 )、玉女( 尔雅 )、唐蒙( 尔雅 )、火焰草( 纲目 )、野狐丝( 纲目 )、金禹锡曰∶按 吕氏春秋 云∶或谓菟丝无根也 其根不属地 茯苓是也 抱朴子 云∶ 菟丝之草 下有伏菟之根 无此菟 则丝不得生于上 然实不属也 伏菟抽则菟丝死 又云∶ 菟丝初生之根 其形似兔 掘取割其血以和丹服 立能变化 则菟丝之名因此也 弘景曰∶...

更多: 籍合网 知网万方 国图 国图▪文津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上海图书馆

198、 本草纲目(金陵本) · 第二十一卷 草部(十)

草之十 (苔类一十六种) 陟厘 ( 别录 中品)【释名】侧梨(恭)、水苔( 开宝 )、石发(同)、石衣( 广雅 )、水衣( 说文 )、水绵( 纲目 )、(音覃) 恭曰∶ 药对 云∶河中侧梨 侧梨、陟厘 声相近也 王子年 拾遗记 ∶晋武帝赐张华侧理纸 乃水苔为之 后人讹陟厘为侧理耳 此乃水中粗苔 作纸青黄色 名苔纸 体涩 范东阳方 云∶水中石上生者 如毛 绿色 石发之名以此 时珍曰∶郭璞曰∶ 水苔也 一名石发 江东食之 案∶石发有二∶生水中者为陟厘 生陆地者为乌韭 【集解】 ...

更多: 万方数据 上海图书馆 籍合网 知网万方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京东

199、 本草纲目(金陵本) · 第二十三卷 谷部(二)

[谷部第二十三卷] 谷之二 (稷粟类一十八种) [谷部第二十三卷\谷之二] 稷 ( 别录 下品)【释名】(音祭)、粢(音咨) 时珍曰∶稷 从禾从 音即 谐声也 又进力治稼也 诗 云良耜是矣 种稷者必进力也 南人承北音 呼稷为 谓其米可供祭也 礼记 ∶祭宗庙稷曰明粢 尔雅 云∶粢 稷也 罗愿云∶稷、、粢皆一物 语音之轻重耳 赤者名kt 白者名芑 黑者名 注见黍下 【集解】弘景曰∶稷米人亦不识 书记多云黍与稷相似 又注黍米云∶米与黍米相似 而粒殊大 食之不宜人 言发宿病 诗 云...

更多: 知网万方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万方数据 京东 上海图书馆 籍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