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四教仪注汇补辅宏记 · 之2

高麗沙門諦觀錄 南天竺沙門蒙潤集註 清比丘性權彙補輔宏記 清三寶弟子錢[、/(、*、)]菴較訂 天台嫡裔比丘諦閑編科參梓 △二化法四教分二 初總標 自下明化法四教 【□註】妙玄十(廿八)云 問 四教名義出何經 答 長阿含行品 佛在負彌城北 尸舍婆林 說四大教者 從佛聞 從和合眾聞 從多比丘聞 從一比丘聞 是名四大教 (文)釋籤(三十一)云 但同有四 非即藏等 亦一往語耳 然教定體 與今不同 (文)妙玄十(廿九)云 月燈三昧經第六 明四種修多羅 謂諸行 訶責 煩惱 清淨 私釋...

更多: 国图 知网万方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万方数据

162、 四明仁岳异说丛书目次 · 四明仁岳异说丛书目次

續藏經 四明仁岳異說叢書目次 宋 繼忠集 四明仁岳異說叢書目次 宋繼忠集 岳闍梨十諫書 仁岳述 法智遺編解謗書 知禮述 岳闍梨雪謗書 仁岳述 附法智遺編別理隨緣十門析難書 仁岳述 釋難扶宗記 知禮述 附法智遺編止疑書 仁岳述 附法智遺編抉膜書 仁岳述 岳闍梨十諫書 永嘉 (繼忠) 集 門人(仁岳)謹焚香稽首 奉書于本講法智大師(函丈仁岳)伏自去年冬十月 拜別座隅 言旋淛右 諮決既曠 欽渴彌甚 昨元良道英 迴兩曾寓狀 必達 尊聽 (仁岳)今棲武林天竺寺 蒙慈雲大師法裔相攝 日聽...

更多: 上海图书馆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文津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163、 增修教苑清规 · 增修教苑清规

續藏經 增修教苑清規 元 自慶編述 教苑清規序 天台教苑清規舊甞刻寘上天竺山之白雲堂後燬弗存今圓覺雲外法師自慶懼久將廢墜乃取故所藏本重加詮次正其舛誤補其闕軼而參考乎禪律之異同為後學復刻焉昔者竊聞之儒以禮立仁義離禮於仁義不可言儒佛以律持定慧離律於定慧不可言佛故雖佛以一切種智攝三界必先用戒菩薩以六波羅蜜化四生不能捨律蓋自中土有佛法以來僧多居於律寺至百丈始別立禪居此清規之所由作也且古今殊時人情亦異帝王制禮不能無所損益佛氏之為法其何獨不然律儀如聖人之有經禮雖非後世所便習而未甞不傳於今...

更多: 万方数据 国图 国图▪文津 京东 上海图书馆 知网万方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164、 复宗集 · 复宗集

續藏經 復宗集 宋 與咸述 復宗集下 東掖白蓮 與咸 述 教證 方便 塵沙 辨淨土修證 教證 荊溪有云前之兩教教證俱權圓教教證俱皆是實別教教權證實意稍難曉人多迷之是故今家借用地論教證之義以消別門遂有約行約說四種之相原乎山家借用者止為別教教權證實非位難明以地論中教道是權證道是實義頗相當可以借用而為判釋因例諸教當分行位亦有權實義皆可通故義例云教證二道本在別教亦可通用乃分二意約說約證所以通用者教證二道也乃分二意者別教之中須明四種也舊來先達說此甚多明之者寡予於此義遲疑甚久因思而得乃見...

更多: 国图▪文津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 籍合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165、 大乘止观法门宗圆记 · 大乘止观法门宗圆记

續藏經 大乘止觀法門宗圓記 宋 了然述 大乘止觀法門宗圓記條箇 卷第一 大乘 止體觀用 般若解脫二德體用 法門南嶽思大師 三性不生滅 三性論止觀之體 別圓性淨之異 隨名辨無明之體 克實辨無明之體 問法性無體乎 無明法性無體之異 無明無所依體別圓之異 一心真如同異耶 約惑諦性有五種體用 三智之始本二覺 修性俱用 心體平等二義 平等差別二性之義 事性之差別 性具之差別 差別性之異解 枝本二種不覺 因中緣中之癡 子時果時無明 住地無明 無明名住地二義 無明名住地亦稱無住 界內見思當...

更多: 万方数据 国图 京东 上海图书馆 籍合网

166、 天台智者大师发愿文 · 天台智者大师发愿文

續藏經 天台智者大師發願文 隋 智顗撰 天台智者大師發願文 夫欲念誦 滅罪障 助菩提 應須發願 先淨三業 十指合掌 面向諸佛 口陳辭句 作如是言 弟子比丘某甲(餘眾各准此稱名) 稽首和南 一心歸命盡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尊法.般若.十二部經真淨妙法.諸大菩薩摩訶薩眾.諸賢聖僧.常住三寶 唯願神力 慈哀護念 願當證知 以此念誦 善根功德 專用莊嚴四恩三有.盡十方法界一切眾生 願共法界諸眾生等 從無始已來 至於今日 昏沈倒惑 六根.三業造一切鄣道之罪 若麤若細 齊佛所知 一時消滅 生...

更多: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国图 籍合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京东 孔夫子旧书网

167、 学天台宗法门大意 · 学天台宗法门大意

續藏經 學天台宗法門大意 唐 行滿述 學天台宗法門大意 天台沙門 行滿 今依大師教門五時說經八教釋義如來出世一代化儀不出此八收攝具足言五時者依大經云從牛出乳喻佛說十二部經圓滿修多羅華嚴頓教最初之說名第一時次從乳出酪喻佛從修多羅說四阿含十二年前小乘三藏名第二時次從酪出生蘇喻佛十二年後說方等典名第三時次從生蘇出熟蘇喻佛從方等後說諸部般若始自色心終乎種智皆摩訶衍名第四時次從熟蘇出醍醐喻佛從摩訶般若說大涅槃法華開權同一醍醐五味具足法華一乘開前四味會三歸一無非佛乘成醍醐教獨得妙名(云云...

更多: 京东 籍合网 万方数据 国图▪文津 上海图书馆 知网万方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

168、 慨古录 · 慨古录

續藏經 慨古錄 明 圓澄著 湛然禪師慨古錄序 王者欲以一切齊宇宙 而必先定之法 法者非獨以警悖驁而懾奸回正 所以約天下聰明才智之途 束英雄豪傑之氣 使才略不能以旁驚而奔溢 始得以一意於經世之用 故釋之有律 猶國之有位也 律弛而教廢 不特所謂觀十二因緣 脩三十七助道品 會一十八不共法 得四無所畏十神通力 種種具足者 不可見於末世 即欲求草衣木食 盖頭一把茅 向枯樹鐵壁 坐斷虗空者 亦何可多見乎 吾鄉有湛然禪師者 東南之光明幢也 師根器特利 一切當機 如倚天長劍 鋒接立剖 而門風...

更多: 万方数据 京东 知网万方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

169、 智觉禅师自行录 · 智觉禅师自行录

續藏經 智覺禪師自行錄 宋 文冲(重校編集) 永明壽禪師顯跡五代宋初 我世宗憲皇帝嘉其專修淨業 普利眾生 錫封妙圓正修智覺禪師 標為佛門正宗 其書如宗鏡錄.萬善同歸集.心賦 已入大藏 武林黃君松石搜訪散佚 又得師山居詩及永明道蹟 既梓於維揚 而自行錄一編為師百八實修 尤下學上達之津筏 甞攜之京師 雲間大司寇張公以見之晚 不及奏列藏函為憾 公薨 任子伯耕請校刊流布 以資公冥福 讀是編者 敬信持行 人人如獲師印彌陀塔 其亦公之神所默啟夫 西原居士蔣恭棐為識其緣起 時乾隆十年夏五月...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籍合网 万方数据 京东

170、 智证传 · 智证传

續藏經 智證傳 宋 慧洪撰 覺慈編 重刻智證傳引 大法之衰 由吾儕綱宗不明 以故祖令不行 而魔外充斥 即三尺豎子 掠取古德剩句 不知好惡 計為己悟 僭竊公行 可嘆也 有宋.覺範禪師於是乎懼 乃離合宗教 引事比類 折衷五家宗旨 至發其所祕 犯其所忌而不惜 昔人比之貫高.程嬰.公孫杵臼之用心 噫 亦可悲矣 書以智證名 非智不足以辨邪正 非證不足以行賞罰 蓋照用全 方能荷大法也 充覺範之心 即天下有一人焉 能讀此書 直究綱宗 行祖令 斯不負著書之意 即未能洞明此書 而能廣其傳於天下...

更多: 万方数据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国图 籍合网 京东 上海图书馆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171、 正行集 · 正行集

續藏經 正行集 元 清覺述 正行集 西京寶應寺沙門釋 清覺 述 凡君子者 不在乎貴 不在乎賤 不在乎貧 不在乎富 唯在乎行也 君子之體 德行以成之 孝敬以加之 故其廣固貞淨 世莫得焉 其廣也如海 其固也如山 其貞也如松 其淨也如水 如海之廣者 深不可量 闊不可測 減之不降 添之不盈 渾之不能使其濁 穢之不能改其清 亦乃隱於珠懷其寶 浩渺廓落 無不納焉 如山之固者 高而不危 久而不朽 移之不動 搖之不傾 幽靜不能使其絕 塵埃不能合其有 亦乃隱於賢藏於仙 崎嶇曠邈 無不產焉 如松...

更多: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万方数据 知网万方 国图

172、 沩山警策句释记 · 沩山警策句释记

續藏經 溈山警策句釋記 明 弘贊註 開詗記 溈山警策句釋科文 釋此警策大科分(二) 初題目(二) 一人 二法 次本文(二) 一長行(二) 一教誡(九) 一業因苦果 二生老病死 三生滅時速 四違俗入道 五名利失道 六啟示三學 七不修學過 八業果時熟 九策勵勸修 二示法(三) 一道行(六) 一立行 二懲誡 三求道 四擇友 五結誨 六潛修 二禪教(二) 一禪學(二) 一示法 二讚勉 二教理(二) 一示教 二誡勉 三結勸(五) 一啟發 二示教 三勸勉 四顯示因果 五自行化他 二重頌(...

更多: 万方数据 京东 知网万方 孔夫子旧书网 籍合网 国图▪文津 上海图书馆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173、 沩山警策注 · 沩山警策注

續藏經 溈山警策註 明 大香註 敘溈山警策 夫人之墮地也 固若是芒乎 固亦有不芒者乎 無明以致生 貪欲以致老 瞋恚以致病 愚癡以致死 受其委形 無忘待盡 出而為僧 無違所以 由修照性 由性發修 在性則全修成性 在修則全性成修 然而上根利智 披沙得寶 中下之流 算沙相似 經云 若比丘雖持禁戒 為利養故 與破戒者 用為親附 同其世業 是名雜僧 或在阿蘭若處 瞢[夢-夕+登]闇鈍 不欲乞食 見非眷屬 不能教詔 名愚癡僧 又云 本性清淨 不為百千億數諸魔之所沮壞 能調如上二部 悉令安...

更多: 国图 万方数据 京东 籍合网 国图▪文津 上海图书馆

174、 禅宗指掌 · 禅宗指掌

續藏經 禪宗指掌 清 行海述 禪宗指掌 後學沙門 行海 述 第一篇 蓋聞 處俗者貴乎中庸之理 出塵者全憑般若之功 處俗乖乎中庸 則事事失準 出塵不得般若 則必成魔道 夫佛法大意 祇是明其中道第一義諦真空妙理 若非得其般若根本大智 則不能了明第一義諦真空妙理也 何為中道第一義諦 真空妙理耶 謂非空非有 不斷不常 無得無失 無凡無聖 無生死 無涅槃 總而言之 無一切世出世閒之法 乃至言語道斷 心行處滅也 故楞嚴經云 但有言說 都無實義 金剛經云 凡所有相 皆是虗妄 般若經云 設有...

更多: 籍合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万方数据 知网万方

175、 禅林宝训合注 · 禅林宝训合注

續藏經 禪林寶訓合註 清 張文嘉較定 張文憲參閱 禪林寶訓序 此書盛行於江北 大著於吳中 而閩粵師僧 十有八九 莫之見聞 欲其禪林之振法道之隆 詎可得乎 余昔行脚雲棲 目之如獲至寶 懷之有年 雖不能力行 抑亦不敢須臾忽也 然是集 始自明教老人 終于懶菴大師 於中三百篇 皆從諸老苦心中流出 而其語言光明正大 直截簡切 真為萬世師法 然則會易而行之 誠難也 貴乎剪華取實 急救像季之流幣 摧邪扶正 恢復上古之真宗 澆漓之風既息 渾樸之道已全 而口耳傳流之弊 悖逆無根之說 曷繇而興 ...

更多: 知网万方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籍合网 京东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文津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176、 禅苑清规 · 禅苑清规

續藏經 (重雕補註)禪苑清規 宋 宗頤集 禪苑清規序 真定府十方洪濟禪院住待傳法慈覺大師 宗賾 集 夫禪門事例雖無兩樣毗尼 衲子家風別是一般規範 若也途中受用 自然格外清高 如其觸向面牆 實謂減人瞻敬 是以僉謀開士遍摭諸方 凡有補於見聞 悉備陳於綱目 噫 少林消息已是剜肉成瘡 百丈規繩可謂新條特地 而況叢林蔓衍轉見不堪 加之法令滋彰 事更多矣 然而莊嚴保社 建立法幢 佛事門中闕一不可 亦猶菩薩三聚 聲聞七篇 豈立法之貴繁 葢隨機而設教 初機後學冀善參詳 上德高流幸垂證據 崇寧...

更多: 国图 国图▪文津 京东 籍合网 知网万方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上海图书馆

177、 禅门锻炼说 · 禅门锻炼说

續藏經 禪門鍛鍊說 明 戒顯著 鍛鍊說十三篇自序 鍛禪說而擬之孫武子何也 以正治國 以奇用兵 柱下之言確矣 佛法中據位者 治叢林如治國 用機法以鍛禪眾如用兵 奇正相因 不易之道也 拈華一著 兵法之祖 西天四七 東土二三 雖顯理致 暗合孫吳 至馬駒蹴踏 如光弼軍 壁壘一變 嗣後黃檗臨濟睦州雲門汾陽慈明東山圓悟諸老 虗實殺活 純用兵機 逮乎妙喜 專握竹篦 大肆奇兵 得人最盛 五家建法 各立綱宗 韜略精嚴 堅不可破 而兵法全矣 自元及明中葉 鍛鍊法廢 寒灰枯木 坑陷殺人 幸天童悟老...

更多: 知网万方 京东 国图▪文津 国图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籍合网

178、 菩提达磨大师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观 · 菩提达磨大师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观

續藏經 菩提達磨大師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觀 梁 菩提達磨說 菩提達磨大師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觀 弟子 曇琳 序 法師者西域南天竺國人 是婆羅門國王第三之子也 神慧疎朗 聞皆曉悟 志存摩訶衍道 故捨素隨緇 紹隆聖種冥心虗寂 通鑒世事內外俱明 德超世表 悲悔邊隅正教陵替 遂能遠涉山海遊化漢魏 亡心之士莫不歸信 存見之流乃生譏謗 于時唯有道育惠可此二沙門 年雖後生俊志高遠 幸逢法師事之數載 虔恭諮啟善蒙師意 法師感其精誠誨以真道 令如是安心 如是發行 如是順物 如是方便 此是大乘安心之法 ...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籍合网 国图 京东 知网万方

179、 观心玄枢 · 观心玄枢

續藏經 觀心玄樞 宋 延壽撰 觀心玄樞卷一 契即隣 不在身近 如福人出世 則琳瑯現矣 薄福者出 荊棘生焉 皆由自心 有現不現 如月上女偈答舍利子云 我雖內室中 尊如目前現 仁稱阿羅漢 常隨而不見 故須菩提不起石室 親覩法身 阿難為佛侍者 不見佛面 若不觀心 何脫境縛 以不知自識變起而復自緣 如畫師畫出殊形 飜生愛著 以意識筆 苗三界圖 高下纔分 愛憎隨起 又如春蚕作繭 秋蛾撲燈 惡見自纏 無明自爇 此觀心法 可以現知 如夜夢唯心 覺亦如是 且夢中見者 是夢中意識 現在見者 是...

更多: 籍合网 万方数据 上海图书馆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知网万方

180、 证道歌注 · 证道歌注

續藏經 證道歌註 宋 彥琪註 蘇州靈岩妙空佛海和尚註證道歌序 余甞覽吾家漁獵文字語言極多 而騰耀古今膾炙人口者亦少 至於永嘉著歌以證道 慳於二千言 往往乳兒竈婦亦能鑽仰此道 爭誦遺章斷藁 況在士夫衲子 蟻慕雲駢不待云後諭 由是觀之 莫非宿植德本 行解相應 雖借舌端三昧遊戲人間世 而脫身向佛祖外行履 學者窮討其源 大似持螺酌海 執管窺天 信夫西土謂之證道經 名不誣矣 余每念此一段佛事 挂之牙頰間 雖至造次未能忘 群才輩枯禪外單聞淺識 摳衣問難遂延及此 豈意小師德最從余之久 日就...

更多: 京东 万方数据 籍合网 知网万方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上海图书馆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