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红楼梦新证 · 末期(自康熙五十二年以次)[三]

一七一七 康熙五十六年 丁酉 曹頫在江宁织造任 李煦再任巡盐:频为清补亏欠事奏报 织造积欠既完 议叙得加户部右侍郎衔 二月二十四日、四月初十日两折略云:“奉御批:今年钱粮何如 钦此钦遵 奴才查得今年额征钱粮应一百九十五万两零 上年十一月十三日到任 奴才督两淮盐运使张应诏开征新课起 至目下二月二十三日共收过钱粮五十万两零 近日各场引盐商尚非旺煎时候 商人到五六七月场盐旺产之时 俱各争先上课 赶紧运盐 今年夏秋之交 钱粮可以全完 至于奴才奉旨以馀银清补亏欠 而应补之数共二十八万...

更多: 京东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知网万方 籍合网 国图▪文津

42、 红楼梦新证 · 末期(自康熙五十二年以次)[七]

一七二六 雍正四年 丙午 曹頫在江宁织造任 曹雪芹三岁 三月 頫与孙文成因织缎粗糙各罚俸一年 内务府红本档(六三号) 本年三月初十日总管胤禄等题:御用绸缎轻薄议处事 略云:“……查律书内载凡织缎粗糙轻薄者 应笞五十 因此依律将郎中孙文成、员外郎曹頫……各罚俸一年……” 苏州织造胡凤翚获罪籍家 举家自经死;高斌继任 永宪录 卷四叶九记本年:“督理苏州织造兼监浒关税胡凤翚革职 与妻年氏妾卢氏雉经死 --凤翚而为宜兴令 巡抚张伯行大计罢之 上即位特(原作持)起内务府郎中 妻与温肃...

更多: 籍合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43、 红楼梦新证 · 末期(自康熙五十二年以次)[十二]

一七三七 乾隆二年 丁已 曹雪芹十四岁 傅鼐先是为内务府总管 至二月 授满洲正蓝旗都统 三月 再为僧道事晓谕督抚 谓并无灭绝之意 四月 准包衣佐领管领与八旗联姻 以胤(礻我)、胤禵释放以来“守分家居 未尝生事” 赐以公爵衔 “不必食俸 仍令在家居住 其各安静守法 ” 六月 免江南康熙五十二年至雍正十二年未完民欠 八月 筑浙江鱼鳞大石海塘 九月 御史舒赫德奏请各省税务许旗员管理 不准 其谕略云:“……况当日旗员管理关务者 亦指不胜屈 唯视此以为利薮;故贪黩之风 侵蚀之弊 不一...

更多: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籍合网 知网万方 京东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上海图书馆 国图 国图▪文津

44、 红楼梦新证 · 末期(自康熙五十二年以次)[十四]

一七五四 乾隆十九年 甲戌 曹雪芹三十一岁 脂砚斋重评 石头记 今有残本十六回存 通称甲戌本 虽过录之时间稍晚 主体大致仍在 本年正月 停止沙汰僧道 以各省年终所奏报裁汰数字 不过具文 裁后令其归农 无馀田与之 不免无藉为匪 有名无实 甚属无谓 不必袭“复古辟邪”之迹也 三月 命各省驻防汉军 亦照京城汉军 听其散处为民 其谕略云:“八旗奴仆 受国家之恩 百有馀年 迩来生齿日繁 不得不酌为办理 是以经朕降旨 将京城八旗汉军人等 听其散处 愿为民者 准其为民 见在遵照办理 至各...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万方数据 知网万方 籍合网 上海图书馆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45、 红楼梦新证 · 末期(自康熙五十二年以次)[十五]

一七五九 乾隆二十四年 己卯 曹雪芹三十六岁 秋 赴尹继善招 入两江总督幕 重至江宁 赴尹幕事 见陆厚信绘雪芹小照题记 其文云: “雪芹先生洪才河泻 逸藻云翔 尹公望山时督两江 以通家之谊 罗致幕府;案牍之暇 诗酒赓和 铿锵隽永 余私忱钦慕 爰作小照 绘其风流儒稚之致 以志雪鸿之迹云尔 ”(画幅叙录 详见第八章) 关于雪芹自本年秋讫明年秋 一年左右 似曾离京他往 吴世昌先生于其英文本 红楼梦探源 中曾有论及 并参看拙著 曹雪芹和江苏 (载 雨花 一九六二年第八期)与 曹雪芹...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知网万方 国图 国图▪文津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图书馆

46、 红楼梦新证 · 末期(自康熙五十二年以次)[十七]

一七六五 乾隆三十年 乙酉 曹雪芹卒后二年 署畸笏名者一批 石头记 按庚辰本内著明乙酉年份之朱批一条 雪芹卒后而批 石头记 可确知者除有脂砚之外 唯有署“畸笏”之一人 此则疑即脂砚之又一化名耳 参看第九章第一节 其首次署此名在壬午 庚辰本一批末署:“壬午季春 畸笏 ”唯雪芹卒后独自再评 则此系首次 一七六七 乾隆三十二年 丁亥 曹雪芹卒后四年 畸笏再批 石头记 庚辰本内可考为丁亥年批者二十六条 其一条云:“前批知者聊聊 今丁亥夏 只剩朽物一枚 宁不痛乎 ”又三十二回末暂记宝...

更多: 京东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上海图书馆 国图 万方数据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47、 红楼梦新证 · 第八章 文物杂考

一 曹雪芹画像 原件系册叶的两扇“对脸”叶 纸本 画像居右扇 无衬景 人物是白描法 面部手部设赭肉色 姿式是坐像 左腿平盘 右腿竖曲 右手按右膝 左手拄地;正脸 些微偏向右方 长圆面型 丰颐 有须 头顶微见发际(清代人剃发 留上额极宽) 素衫 编屦 是平居便服 或表野人逸士的打扮 画法衣褶简劲 须眉可数 神情疏秀 意致舒详 实为佳作 画页的左上方有题记五行 文云: 雪芹先生洪才河泻 逸藻云翔;尹公望山时督两江 以通家之谊 罗致幕府 案牍之暇 诗酒赓和 铿锵隽永 余私忱钦慕 ...

更多: 上海图书馆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文津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籍合网 京东 知网万方 国图 万方数据

48、 红楼梦新证 · 三 “怡红”石印章

石章一方 质地为淡黄寿山 正方(边长二 八厘米) 制作仿古玺印型 体甚匾(厚仅〇 八厘米 连纽通高一 八厘米) 上有竖纽 穿孔以“贯绶” 刊阴文四字 文曰“快绿怡红” 从篆刻风格看 纯是明末清初时代的意法 完全看不象丁敬身、邓石如等那些后起流派的影响 石质已熟润 棱角都很圈了 特别是字口槽边的“崖岸” 都已凹下去 这种情况 只有古玉雕工的刀口处以及久经捶拓的如西安碑林所见的古代碑刻字口处 才能看到类似的道理 以上各点 说明年代已很是久远 若只是几十年前的旧物 也难具有这种特...

更多: 上海图书馆 京东 孔夫子旧书网 万方数据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籍合网

49、 红楼梦新证 · 四 曹雪芹笔山

笔山是旧日文人案头的文玩之一种 除铜瓷制作之外 玉制的多出雕工 石制的则取夭然形态为上品 这件笔山属于后一类 据题记质地系黄蜡石 长五寸 有制作精美的旧紫檀座 笔山底面略呈新月形 刻有双行十四字 竖读 文云: 高山流水诗千首 明月清风酒一船 下方刻一长方印记 文曰“曹霑” 此印如非伪刻 则笔山当是曹雪芹遗物 这一联二句的字体、刻工、文义 都有一些特色 字体是篆书 而又不是较常见的小篆(秦篆)体 乃是旧时分类中的所谓“古文奇字”(大篆)体 此体的特点是时时与秦篆的结构小异 我...

更多: 国图▪文津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上海图书馆 知网万方 国图 万方数据 籍合网 京东

50、 红楼梦新证 · 第三节 申著作权

_ 红楼梦 自从一出世 几几乎享了一百五十年的盛名 说来也怪 同时却又倒了一百五十年的大霉 这真是一个绝大的矛盾现象 说他享名 可说脍炙人口 妇孺皆晓 谈起来无不津津乐道 说他倒霉 不但原书意旨被扭曲得七歪八邪 本文大经窜乱删续 真伪也闹不清 而且连作者是曹雪芹也被否认 索隐派红学家对 红楼梦 的作者 先就制造出一大堆混乱 有的说是“江南某孝廉”;有人就指明是作 四焉斋集 的上海曹一士 景梅九的 石头记真谛 甚至于提出一个二曹说 主张雪芹和一士都是作者 湛庐的 红楼梦阐微 ...

更多: 上海图书馆 京东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51、 红楼梦新证 · 附录编 本子与读者

一 戚蓼生考⑴ 清末民初之际 有正书局狄楚青⑵曾把一部大字精钞旧本 石头记 付石印 此本共分钉为前后二部 每部各十册、四十回 合为八十回;题为“国初钞本”民九 又以大字本剪贴缩印为小字本 十二册 一函 因此本前面有一篇序 署名曰“戚蓼生晓堂氏” 大家遂通称此本为“戚本” 但戚蓼生为何等样人 向无人知 俞平伯 红楼梦辨 曾提到:他是乾隆三十四年己丑进士;又 籍贯据 进士题名录 是德清 而 戚氏族谱 却作馀姚 还有问题 此外便一无所晓了 8G `:`5B4h(t8p 现在根据(...

更多: 京东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上海图书馆 知网万方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 万方数据

52、 红楼梦新证 · 二 刘铨福考

石头记 的甲戌残本十六回与妙复轩手批百二十回本 皆由刘铨福一人而传 故此人在 石头记 版本史上是一个重要人物 我久想考索一下他的生平 希望藉以窥见甲戌本的渊源所自 到现在为止 材料无多 远不足以上溯甲戌本的来历 些许线索 聊为后日增补的一个草稿罢了 先作一个简短的总叙 然后再列举文献 刘铨福 字子重 别号白云吟客 大兴人;多藏书籍文物 能诗画 官做到刑部郎中 可能生于嘉庆末 而卒于光绪中叶 祖父炯 成都知府 父位坦 字宽夫 以御史出守辰州府;能画 善篆 好收藏古董 重要的有...

更多: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 知网万方 籍合网

53、 红楼梦新证 · 附青士椿馀考

甲戌本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虽由刘铨福所藏 第一个为之作题记的却是青士、椿餘 其题记全文云: 红楼梦 虽小说 然曲而达 微而显 颇得史家法 余向读世所刊本 辄逆以己意 恨不得起作者一谭 睹此册 私幸予言之不谬也 子重其宝之 青士、椿餘同观于半亩园 并识 乙丑孟秋 (有“青士”“椿餘”二朱文方印) 他们早能看出小说作者的手笔的造诣与当时坊间俗传程本中所存在的窜乱之间的不相协调 怀有疑问 颇有见地识力 我因为要追索一下甲戌本流传的来历 便注意此本的藏者刘铨福与题者青士、椿餘二人 ...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 京东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上海图书馆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54、 红楼梦新证 · 七 “惭愧当年石季伦”--最早的题红诗

乾隆间满洲明义所著诗集名 绿烟琐窗集 乾隆旧钞本(北京图书馆藏) 里面有 题红楼梦 七言绝句二十首 是现在已然发现的正面提到 红楼梦 的最早资料 今为读者参看方便 转录于后: 题红楼梦 曹子雪芹出所撰红楼梦一部 备记风月繁华之盛:盖其先人为江宁织府;其所谓大观园者 即今 随园故址 惜其书未传 世鲜知者 --余见其抄本焉 佳园结构类天成 “快绿怡红”别样名;长槛曲栏随处有 春风秋月总关情 (第一首) 怡红院里斗娇娥 娣娣姨姨笑语和;天气不寒还不暖 曈昽日影入帘多 (第二首) ...

更多: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知网万方 国图 国图▪文津 京东 万方数据

55、 红楼梦新证 · 九 “续貂词笔恨支离”--较晚的题红诗

题咏 红楼梦 的诗词 到嘉、道间就逐渐多起来了 但真值得一读的却很少 思想迂腐的 态度不严肃的 文词恶劣的 都不暇去谈它 分人咏事的“绣像图咏”式的如“宝钗扑蝶”“妙玉听琴”之类 更无可多说 今捡稍有意义者评介几家 潘德舆有 红楼梦题词 十二绝 载 金壶浪墨 中 德舆字彦辅 一字四农 山阳人 生乾隆五十年(一七八五) 卒同治六年(一八六七) 晚至道光八年(一八二八)才考上了一个举人 其时他已四十四岁 是一个很不得志的沉困之士 后来“大挑”知县 未赴卒 著有诗文集 其 养一斋...

更多: 国图 籍合网 万方数据 上海图书馆 京东 孔夫子旧书网 知网万方

56、 红楼艺术 · 第十四章 冬闺夜景

上一章讲到“体验生活”一义 其实 这不单是作者的事 也是读者的事 如读者没有一点儿生活体验 他也就谈不上真能读懂别人的作品 更谈不到欣赏其中的艺术审美 但是 有一桩奇事 就是我个人的感受经验也好像与“常理逻辑”有些不同 比如 红楼梦 写的许多场面 我虽然绝未经历过那种高级的程度 也还可以用“以小拟天”来推拟想象 也就是说 毕竟领略过某种相似的情景局面 但是 奇怪的是 有些情节场合 我是绝对没有过(不发生任何“有过”的条件)的 可当我读时 却全然像我是在“经历”那一番情景况味...

更多: 上海图书馆 知网万方 孔夫子旧书网 京东 国图▪文津 万方数据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57、 红楼艺术 · 第十五章 明修暗度

脂砚在“诸奇书之秘法”中 提出了“明修栈道 暗度陈仓”一法 这个典故原本出自楚、汉相争时 刘邦将从汉中攻打项羽 故意明修栈道 暗中却绕道奔袭陈仓 取得胜利 脂砚意中所指以何为例 暂且不管 我如今借它来举示雪芹写 红楼 的一大关目 即他如何来写宝玉这个核心人物 真主角 我的领会是:他一面明修 一面暗度;明修是假 暗度为真 这与军事家用兵的策略本是两回事 但在写一个人 却从明暗两面一齐用笔 则实为小说文学中的首创之奇迹 别家也是再没有与之比肩望背的 前章已曾略涉雪芹如何传宝玉之...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籍合网 上海图书馆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京东 国图

58、 红楼艺术 · 第十六章 众生皆具于我

1980年夏 在美国举办了一次首创的国际红学研讨会 八十馀人参加 大聚餐时又达一百一十多人 其中有余珍珠女士一篇论文 引我最大的注意 她登台演讲那一日 我作了即席的(特别动议的)发言 指出这一论文的价值 嗣后她重新写过 又寄给了我 (巧极了 1987年4月l日我到普林斯顿大学去讲 红楼结构学 又见她在座 会后并来致意 不知她怎么得到讲演消息的 )我认为她那次专论宝玉被笞那一特殊场面 是第一个触及到雪芹艺术奥秘之一面的青年学人 识解不凡 她的主旨是说 在此巨大而奇特的场面中 ...

更多: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知网万方 籍合网 国图

59、 红楼艺术 · 第十七章 两次饯花盛会

读 红楼 的人 往往只知道有一次“葬花” 而不知实有两次 又往往只知道有一次“饯花” 也不知实有两次 葬花第一次在第二十三回 是暮春;第二次在第二十七回 是孟夏 首次葬的是桃花 二次葬的是石榴、凤仙等杂花 著名的 葬花吟 是二次的事 但人们(包括讲者、画者、演者……)常常弄混了 以为都是一回事 但这毕竟容易澄清 若讲饯花也有两次 就要费劲儿了 首次饯花 书有明文 检阅自晓:那是四月二十六日正值芒种节 “尚古风俗” 女儿们要举行饯花之礼 因为时序推迁到芒种 乃是百花凋尽 花神...

更多: 万方数据 京东 知网万方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孔夫子旧书网 籍合网 上海图书馆

60、 红楼艺术 · 第二十章 奇特的“即事”诗

在西方 读者只能看 红楼 的外文译本 他们的反应 对书中的那么多的诗 难以理解 感到厌烦 例如在英国的一部“百科”将的第15版中介绍 红楼梦 就明言那些没完没了的“诗论” 令人生厌 在中国自身 也有人批评雪芹小说中的诗都是“劣诗” 还引起了争议反驳 这种种现象 是怎么回事 应当如何看待 归根结底 这还是一个了解中华文化的大课题 第一 他们不知诗在中国的地位与“性质” 作用与力量 诗是中华人交往的一个重要方式 比“尺牍”、“电传”重要得多 第二 他们不知道那也不光是文人墨客的...

更多: 万方数据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知网万方 国图 上海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