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文心雕龙译注 · 前言

一、1962年我从陆侃如先生学 文心雕龙 曾共同译注 文心雕龙 二十五篇 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文心雕龙选译 上下册 这次齐鲁书社所出全书译注 是以 文心雕龙选译 为基础 其余二十五篇由我补全 原二十五篇除体例的改变外 部分译注也略有修改 引论和题解 统一重写 二、本书除少数人名外 一律用简化字和规范字;注释求详 文字从简 引文以有助于理解原著为主 部分与旧注不同或为其他注家未曾引用过的资料 也酌予引证;译文用直译方式 但以能表达其旨意为准;引论除按原书体系探讨其基本内容外...

更多: 籍合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上海图书馆 知网万方 京东

82、 文心雕龙译注 · 五、创作论

刘勰的创作论 内容相当丰富 它涉及文学理论上许多重要的问题 如艺术构思、风格与个性、继承与革新、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文学与现实的关系 以及种种艺术方法、修辞技巧等 刘勰对这些问题 都各立专篇 作了专题论述 因为这些问题 是在大量考察前人创作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所以 无论是文学理论还是艺术技巧 都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这部分为 文心雕龙 的研究者所普遍重视 就是很自然的了 研究刘勰的创作论 有几个问题要首先提出来:首先是创作论的范围问题 有人认为后二十五篇除 时序 、 知...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京东 知网万方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83、 文心雕龙译注 · 六、批评论

按 序志 的说法 从 时序 到 程器 的五篇属批评论 不过 其中 时序 、 物色 两篇 兼有创作论和批评论两方面的内容 时序 从历代政治面貌、社会风气等方面来评论作家作品及其发展情况; 物色 从自然景物、四序变迁方面来评论 诗经 、 楚辞 、汉赋及“近代以来”的创作情况 两篇比较起来 时序 侧重于文学批评 物色 侧重于文学创作 其基本论点 已在前面介绍刘勰的思想中讲到了 有人怀疑 物色 篇的位置不应在 时序 之后 而应移在 总术 之前 属创作论 但这只是一种怀疑 还没有找到...

更多: 孔夫子旧书网 籍合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 京东 上海图书馆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国图▪文津

84、 文心雕龙译注 · 四、正纬

正纬 是 文心雕龙 的第四篇 “纬”是一种假托经义以宣扬符瑞的迷信著作 本篇主要论证兴于西汉末而盛于东汉的纬书与经书无关 儒家思想经汉儒用阴阳五行加以神化之后 到东汉末年便威信扫地了 刘勰为了“征圣”、“宗经” 特写这篇 说明纬书是伪造的 本篇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说明古代圣人讲河图、洛书是取法自然之道 第二部分列举四条理由证明后世托名孔子的纬书是假的 第三部分讲汉儒伪托孔子编造种种谶纬的恶果是搅乱了经书 “乖道谬典” 因此遭到桓谭等人的驳斥 第四部分讲纬书“无益经典而有助文...

更多: 京东 知网万方 籍合网 万方数据 国图▪文津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85、 文心雕龙译注 · 六、明诗

明诗 是 文心雕龙 的第六篇 本篇主要讲四言诗和五言诗的发展历史及其写作特点 楚辞、乐府、歌谣等其他形式的诗歌 文心雕龙 中另以专篇论述 全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讲诗的含义及其教育作用(第一段) 第二部分讲先秦到晋宋的诗歌发展情况 分四个阶段:一、追溯诗的起源和先秦诗歌概况(第二段) 二、讲汉代诗歌的发展及五言诗的起源(第三段) 三、讲建安和三国时期的诗歌创作情况(第四段) 四、讲晋宋以来诗歌创作的新变化(第五段) 第三部分总结上述诗歌发展情况 提出四言诗和五言诗的基本特色...

更多: 京东 孔夫子旧书网 万方数据 国图 知网万方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国图▪文津 上海图书馆

86、 文心雕龙译注 · 七、乐府

乐府 是 文心雕龙 的第七篇 “乐府”本来是西汉封建政府中的一个机构 “府”是官府 “乐府”就是管理音乐的官府 后来渐渐有人把这机构里所保管的歌曲也称为“乐府” 于是这两字就从一个官府的名称变成一种诗歌体裁的名称了 这种体裁的范围渐渐扩大 不仅包含汉代乐府机构里所创制和保管的作品 也包含后代作家学习这些作品而产生的新的诗歌 “乐府”和一般诗歌的区别本来在于它是配合音乐的 但后代所谓乐府诗却也包含不少与音乐无关的作品 刘勰在本篇中所讨论的 主要是合乐的诗歌 但也涉及少数不合乐...

更多: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京东 万方数据 孔夫子旧书网

87、 文心雕龙译注 · 九、颂赞

颂赞 是 文心雕龙 的第九篇 “颂”、“赞”是两种文体 本篇以后 常用两种相近的文体合在一篇论述 “颂”和“诵”区别不大 本篇中的“诵”字 唐写本 文心雕龙 便作“颂” “颂”和赋也很相似 汉代常以赋颂连用 本篇共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讲“颂”的含义、起源及其发展变化情况 第二部分讲“颂”的写作基本特点 第三部分讲“赞”的含义、起源及其发展变化情况 第四部分讲“赞”的写作基本特点 颂和赞都是歌功颂德的作品 刘勰在本篇中所肯定的一些颂、赞 大都是没有什么价值的 对这两种文体的论述...

更多: 国图▪文津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籍合网 国图 万方数据 京东

88、 文心雕龙译注 · 十六、史传

史传 是 文心雕龙 的第十六篇 从本篇到第二十五篇 书记 的十篇 所论文体 都属“笔”类 是对吝体散文的论述 全篇由两大部分组成 前三段为第一部分 论述晋宋以前的史书 第一段讲史传的含义 和从初设史官到春秋战国时期史书的编写情况;突出地肯定了 春秋 一字褒贬的巨大意义 以及 左传 创体、传经上的作用 第二段评述两汉的史书 对 史记 和 汉书 的得失做了重点评论;对给女后立纪的作法表示激烈反对 这说明刘勰的封建正统观念是相当浓厚的 他认为应给只有两岁的“孺子”刘婴等立本纪 而...

更多: 京东 上海图书馆 孔夫子旧书网 万方数据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89、 文心雕龙译注 · 十七、诸子

诸子 是 文心雕龙 的第十七篇 诸子散文不仅是我国古代散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后来历代散文的发展 也有其长远的影响 本篇以先秦诸子为重点 兼及汉魏以后的发展变化情况 对诸子散文的特点做了初步总结 全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叙述子书的性质、起源以及子书和经书的区别 第二部分主要评论先秦诸子内容方面各不相同的特点 而归总为两大类:一是纯粹的 一是驳杂的 这两类的区分 主要以是否符合儒家经典为准则 这里 征圣宗经的观点使刘勰对古代某些优秀的神话或寓言作了不正确的评论 第三部分从写...

更多: 国图 国图▪文津 万方数据 京东 知网万方

90、 文心雕龙译注 · 二一、封禅

更多: 知网万方 孔夫子旧书网 万方数据 籍合网 国图▪文津 京东

91、 文心雕龙译注 · 二四、议对

议对 是 文心雕龙 的第二十四篇 论述“议”、“对”两种相近的文体 “议”有议论的意思 它和一般议论文的不同 就在于是向帝王的陈说 “对”指“对策”和“射策”两种 这是就考试科目的不同而分的 总的都叫“策” “策”分三种:“一曰制策 天子称制以问而对者是也;二曰试策 有司以策试士而对者是也;三曰进策 著策而上进者是也 ”( 文体明辨序说·序 )刘勰所论的“策” 主要指第一种 本篇分“议”、“对”两大部分 共四段 第一段讲“议”的含义、起源和评论魏晋以前的主要作品 第二段论“...

更多: 国图 京东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籍合网

92、 文心雕龙译注 · 三十、定势

定势 是 文心雕龙 的第三十篇 主要论述由不同文体所决定的体势问题 对“势”字的理解 尚存一定分歧 本书引论已经讲到一些 詹锳 〈文心雕龙〉的定势论 一文 对此有新的深入研究 认为刘勰的定势论 “势”字源于 孙子兵法 中讲的“势” 并据以提出:“ 定势 的‘势’ 原意是灵活机动而自然的趋势 ”(见 文学评论丛刊 第五辑)这是研究“定势论”的新成果 本篇所讲的“势” 正如詹文所说“‘势’是由‘体’来决定的” 这是理解“势”字具体命意的关键 刘勰自己既说“即体成势”、“循体而成...

更多: 上海图书馆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孔夫子旧书网 籍合网 国图▪文津

93、 文心雕龙译注 · 三一、情采

情采 是 文心雕龙 的第三十一篇 主要是论述文学艺术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全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论述内容和形式的相互关系:形式必须依附于一定的内容才有意义 内容也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才能表达出来 二者实际上是一个相依相存的统一体 刘勰认为文学作品必然有一定的文采 但文和采是由情和质决定的 因此 文采只能起修饰的作用 它依附于作者的情志而为情志服务 第二部分从文情关系的角度总结了两种不同的文学创作道路:一种是 诗经 以来“为情而造文”的优良传统 一种是后世“为文而造情”的不良倾...

更多: 万方数据 京东 国图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94、 文心雕龙译注 · 三二、熔裁

熔裁 是 文心雕龙 的第三十二篇 讨论文学创作中怎样熔意裁辞 “熔裁”和我们今天所说的“剪裁”有某些近似 但有很大的区别 刘勰自己解释说:“规范本体谓之熔 剪截浮词谓之裁 ”所以 “熔”是对作品内容的规范;“裁”是对繁文浮词的剪截 “熔裁”的工作 从“思绪初发”开始 到作品写成后的润饰修改 是贯彻在整个创作过程之中的 其主要目的 是在写成“情周而不繁 辞运而不滥”的作品 全篇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说明什么叫熔裁和熔裁工作在文学创作中的必要性;第二部分论熔意 提出熔意的三条准则...

更多: 国图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万方数据 京东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95、 文心雕龙译注 · 三三、声律

声律 是 文心雕龙 的第三十三篇 从 声律 到 练字 的七篇 就是刘勰的所谓“阅声字”部分 这部分主要是论述修辞技巧上的一些问题 并从理论上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本篇专论声律的运用 也讲到一些声律上的理论问题 全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讲研究声律对文学创作的必要 刘勰认为声律是总结人的发音规律而来的 而语言不仅是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 更是构成文学作品的“关键” 这是必须研究声律的原因之一 语言的声音有高低抑扬之别 有因发音部位不同而形成的种种差异 怎样掌握这些特点 使语言的运用...

更多: 上海图书馆 京东 知网万方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籍合网 万方数据

96、 文心雕龙译注 · 三四、章句

章句 是 文心雕龙 的第三十四篇 专论分章造句及其密切关系 刘勰所说的“章” 是沿用 诗经 乐章的“章” 用以指作品表达了某一内容的段落 本篇译注中用“章节”二字 亦即此意 和现在论著中常说的“章节”不同 刘勰的所谓“句” 也和后来“句子”的概念有别 如其中说“以二言为句” 只指语言的一个停顿 古有句、逗之分 本篇所说的“句” 都包括在内 本篇分两大部分 首段为第一部分 论“章句”的意义和分章造句的基本原理;要求做到文采交织于外 脉络贯注于内 结构严密 首尾一体 后三段为第...

更多: 籍合网 孔夫子旧书网 知网万方 国图▪文津 万方数据 上海图书馆 京东 国图

97、 文心雕龙译注 · 三五、丽辞

丽辞 是 文心雕龙 的第三十五篇 论述文辞的对偶问题 “丽” 即耦 也作偶 就是双、对 讲究对偶 是我国文学艺术独有的特色之一;对偶的构成 和汉字的特点有重要关系 所以 从我国最早的文献 易经 、 尚书 等 直到现在的文学作品以至一般著作 也常用对偶 本篇就是对这一重要问题所做初步总结 全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论对偶的形成原因及其源流梗概 刘勰认为 大自然赋予万物的形体是成双的 因此 反映万物的文学创作 只要对事物作全面考虑 就可“自然成对” 这个道理虽然很不全面 但它不是...

更多: 京东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知网万方 上海图书馆 籍合网

98、 文心雕龙译注 · 三七、夸饰

夸饰 是 文心雕龙 的第三十七篇 专论夸张手法的运用 全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论夸张描写在文学创作中的必要 刘勰从 诗经 等儒家经书中举一些运用夸张手法的例子 指出这种描写虽然不免过分 但不仅无损于作品的教育作用 反而能“追其极”、“喻其真” 起到更为有力的教育作用 其实 不仅某些难以表达的事理 甚至普遍的形器 也正是借助于夸张的方法 才能突出其实质 发挥积极的艺术效果 因此 刘勰断定“文辞所被 夸饰恒存” 凡是文辞描写 就永远存在着夸张的表现方法 第二部分讲夸张手法在两汉的...

更多: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文津 知网万方 籍合网 上海图书馆 京东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99、 文心雕龙译注 · 三八、事类

事类 是 文心雕龙 的第三十八篇 论述诗文中引用有关事类的问题 所谓“事类” 包括故实或典故在内 但刘勰在本篇所讲“事类” 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文学作品中引用前人有关事例或史实 一是引证前人或古书中的言辞 这比通常所说“典故”的范围要大得多 本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讲“事类”的含义、作用以及古来运用事类的概貌 刘勰认为运用事类的主要意义 在于“援古证今”、“明理”、“征义” 第二部分由才与学的关系进而论述广博学识的必要 对才与学两个方面 刘勰除强调二者必须“表里相资”、“...

更多: 知网万方 万方数据 上海图书馆 国图 孔夫子旧书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籍合网 国图▪文津 京东

100、 文心雕龙译注 · 三九、练字

练字 是 文心雕龙 的第三十九篇 探讨写作中如何用字的问题 刘勰正确地认识到 文字是语言的符号 是构成文章的基础;所以 如何用字 是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篇所论 正以诗赋等文学作品为主 而不是泛论一般的用字问题 但本篇只论用字 不是全面论述文学语言问题 还须结合 章句 、 丽辞 、 比兴 、 夸饰 、 物色 等有关篇章的论述 才能了解到刘勰对文学语言的全面意见 本篇有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讲文字的起源、变化 以及汉魏以来的运用情形 最后总结出一点可贵的认识:“后世所同晓者 ...

更多: 京东 上海图书馆 籍合网 国图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万方数据 知网万方 孔夫子旧书网 国图▪文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