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真经疏义

[唐] 赵志坚 著

知者章第十九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夫道贵行不贵言。心能知道,身力行之,不以利口多言,谓之知道。何则知道,离言言则非道,故不言也。若知而不行,言亦非道,况不知道,唯事多言。

塞其兑,闭其门。

门、兑,前已具释。塞闭有二,一以事闭,二以理闭。事闭者,口多贪味,以薰血成罪,自是非他,出言招祸。耳目闻见过患弥多,诸根起恶,昼夜不息。此则依经戒闭塞二理。闭者为能闻道,境不乱心,欲食亦无所味,欲言亦无所道,恣耳目之视听,不足见闻,放心神于有城,寂然不动,中人闭塞,先事后理,上士悛悟,心境齐忘,心虚境无,诚谓善闭。

挫其锐,解其纷。

挫,折除也。纷,结恨也。六情外闭,三毒内销,道来居心,纷锐自息,昔有今无,由道挫解,非谓尚在,将道销除。

和其光,同其尘。

和光晦已明也。同尘顺俗事也。此六句前文已有,今又言者,为其于人切要丁宁戒劝,故再言之。

是谓玄同。

玄者,无滞之名,是前诸行,内能知道,外能顺俗,内外中间亦无住著,与理冥一,故云玄同。下七句后。

故不可得亲,不可得疏。

玄同之德,虚淡之士,神凝物表,志洽道源,雅趣悬殊,故不可以俗情亲附。有道君子德芳兰桂,近益体薰,望风愈疾,故不可以常嫌疏远。

不可得利,不可得害。

无营无欲,不可以财色利。无过无名,不可以刑名害。

不可得贵,不可得贱。

鄙薄荣宠,不可以爵命贵。有道可尊,不可同厮役贱。夫亲疏利害,生于有心者也。今既万虑都损,嗒焉丧偶,利害贵贱,何能及之。

故为天下贵。

天下可贵者,唯前行也。至德高邈,玄同清远,荣利不能加,俗事无能动,幸逢此德,谁能不贵。已上六者,时代之所婴,常人之所患,唯当有道者,方能免焉。